5~6年级,影响孩子未来的转折期 - 第二章 从彩图到文字转变(13)
让孩子“观其大略”——缜密的思维习惯很重要
如果说1、2年级的孩子思维习惯还不是很严密,考虑事情还不是很成熟的话,那么到了3、4年级以后,随着心智发育的成熟以及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思维习惯也开始慢慢养成了。在这一段时期,虽然其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模式和习惯,但是总体上来说,仍旧是不成熟的,这也是由其成长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在这一段时间里,家长必须重视起来,抓住培养孩子思维方式的黄金期,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孩子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为其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接人待物做好更充足的准备。
缜密的思维习惯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小就培养其这种习惯的话,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孩子不会只想着眼前,他会长远地看待问题,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没完没了。不要觉得这些对一个3、4年级的孩子来说太深奥,建议家长在此阶段能多观察、多引导、多教育,让孩子慢慢具备这种习惯和能力。随着其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心智发育的不断成熟,孩子缜密的思维习惯也会慢慢养成。
小童今年上小学3年级了,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被父母、祖父母娇宠,因此免不了有些任性,做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比以前好些了,但是遇到事情时,在思维习惯和方式上仍旧存在不足。
例如,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情,小童在学校里因为一块橡皮和同学打架了。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同学新买的一块橡皮丢了,恰好小童的妈妈昨天刚给他买了一块一模一样的橡皮。同学看到了就说小童偷了他的橡皮,可是小童明明看见同学昨天放学的时候是把橡皮装进文具盒里的。于是就说自己没拿,但是他也没解释,只说同学污蔑他。那个同学也不甘示弱,一口咬定就是小童拿的,俩人为这个厮打了起来,最后双双被老师批评,并且还记过。
事后,那位同学在家里找到了自己的橡皮,原来是前一晚写作业的时候不小心落桌子上了。虽然事情的真相弄明白了,同学也跟小童赔礼道歉了,但是小童心里仍旧耿耿于怀,觉得自己很委屈,并且因为这个也影响了学习,每次一想起这件事就气愤不已。看着儿子心眼这么小,小童的父母也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劝说他。
小童的例子让我们认识到这样几个问题:(色色
</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