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级,影响孩子未来的转折期 - 第二章 从彩图到文字转变(12)
这个案例可以让我们有如下几点认识:
放 大 镜
◎上了3、4年级之后,孩子的劳动意识开始增强,并且已经初步具备劳动能力了。
◎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对孩子劳动技能的增强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于上了3、4年级的孩子,家长该如何去引导和教育让孩子多参加劳技课呢?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 让孩子在家里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心智发育的不断成熟,孩子完全可以去做一些事情的。确切地说,不用等孩子上3、4年级,从其懂事开始,家长就应该在家里让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家长可以这么对孩子说:“你是家里的一分子,父母挣钱养家,你在家里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先让孩子树立起为家庭服务、承担责任的意识,然后再根据孩子的能力及承受力,分担给其一定的家务活。如择菜、扫地、倒垃圾、整理房间等。不要总觉得孩子小,做不了这些事情,劳动技能都是慢慢培养起来的。
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仅能获得劳动技能的锻炼,同时也能理解到父母的付出和辛苦,责任意识、独立能力、劳动能力等多方面的智能都会不断得以培养和加强,为其将来真正踏入社会、展开工作奠定一定的素质基础。
■ 鼓励孩子多参加劳技课,可以的话,和孩子一起参加劳动
有些孩子(色色 可能觉得劳技课就是干活的,因此不乐意参加。对此,家长就要跟孩子解释,让其明白劳技课不是单纯地干活,而是一个培养和锻炼自己劳动技能的好机会,是为了让自己学到更多书本知识以外的技能。3、4年级开设了劳技课,家长更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可以这么说:“参加劳技课越多,你各方面的能力就越强,这对你来说正是一个让自己成长的好机会。”让孩子明白,参加劳技课是对自己的成长有意义、有帮助的。
另外,除了学校的劳技课之外,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多参加一些公益性质的劳动活动。如义务植树、义务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等,在参加这些集体活动的同时,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劳动能力,同时也能开阔其视野,陶冶其情操,对孩子思维方式的培养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