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萧金衍 - 第159章 粮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牢记备用网站
    一道耀眼的白光,将桌上的黄金小剑笼罩其中。紧接着,爆炸声传来,白烟滔滔。

    萧金衍直挺挺躺在了地上。

    良久,他才爬了起来,再看桌上,七柄小剑竟只剩下了三柄,赵拦江问,“你怎么了?”

    萧金衍望了一眼海先生,只见他头发如鸟巢,一张脸被浓烟熏黑,花白髯毛也成了黑白相间,容貌十分狼狈。

    萧金衍道,“他雷到我了。”

    海先生嘿嘿一笑,“欠盛情思,白磷加多了,没控制好比例。”

    “我的剑呢,怎么只剩三柄了?”

    海先生道,“这就是你那七柄小剑。”

    “你欺压我不识数吗?”

    海先生哈哈一笑,傲然抬头,道:“别小看了这三柄剑,经由我术数增强,那七柄剑已合七为三,不再是凡间之剑。你放心,就算王半仙亲来,也会赞叹于我的这番杰作的!”

    赵拦江道,“别说些玄乎的,就说这三把剑有什么用嘛。”

    海先生道,“可降妖、可除魔、可撼山、可倒海!”他顿了一顿,又道,“更重要的是,若是遇到了境界比你们高的对手,这三柄剑,在要害时刻,可以掉链子。”

    “什么?”

    “哦,不,可以帮上大忙!”海先生道,“你们听到日间那一道惊雷了嘛,白昼惊雷,这说明什么?”

    “我不知道。”

    “说明此处有妖孽作祟,不外你们放心,有了这三把剑的加持,别说妖孽,就算魔王再临,也怎样不了你们。好了,你们走吧。我就住在城头关帝庙,你们若有事,可随时找我。”

    萧金衍岑寂脸,“你当我们三个是傻子吗?赶忙把我的剑还给我,否则,别怪我打暮年人。”

    海先生一口咬定,这三柄剑就是先前那七柄,又说了一通玄而又玄的原理,最厥后了一句,“你以为我稀罕帮你,是李纯铁花了重金求我来了。”

    萧金衍将信将疑,“你认识我师兄?”

    海先生居心露出一副惊慌的神色,改口道,“什么李纯铁,我适才说了嘛,我不认识他。”

    萧金衍暗忖,这算命先生说话神神道道,一会儿王半仙,一会儿李纯铁,多数也是江湖中的高人,暂且相信他一回。

    他将三柄剑取回,道了声谢,与赵拦江、李倾城一柄脱离。

    等三人走远,消失在陌头,海先生这才松了口吻,他从怀中取出四柄小剑,仔细端详了一番,又放了回去。“幸亏老子手快,差点穿帮了。”

    他收了卦摊,回到了关帝庙。

    刚刚那一道惊雷,险些将关帝庙主殿毁去,周围已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群,他没有剖析,踱步上了钟楼。

    钟楼之内,一名年轻人盯着一副字画,这幅画正是先前赵拦江送给雷家庄的那副鱼跃雷池图,却不知为何,泛起在了这里。

    年轻人神色十分凝重,他看到海先生,连敬重道,“师父,您回来了。”

    海先生嗯了一声,“怎么搞出那么大消息?”

    年轻人道,“鬼王宗的人正在四处找人,师叔的那幅画,已经困不住她了。”

    海先生道:“师兄那一幅画,将她在城内困了十年,换作是你,也绝不会宁愿宁愿。只要画还在,别说鬼王宗,就算是魔门八宗,也休想将她带出剑门。不外事关重大,无论如何,也决不能让她落入鬼王宗手中。”

    “知道了。”

    海先生从怀中取出四柄金剑,扔给年轻人,“最近花钱的地方多,你先拿着,不够我再想措施。”

    年轻人眼睛一亮,喜道:“师父,您那里搞到这么多金子?”

    海先生嘿嘿一笑,“骗来的。”

    他站在钟楼上,望着脚下轰然坍毁的关帝庙,又看了一眼剑门关,叹了口吻,道,“王半仙啊王半仙,你害死我师兄,又把难题抛给我,这是恳切不让我们琅琊阁好过啊。”

    年轻人道,“那您还允许他?”

    海先生摇了摇头,“这也是不得已之事。我见过萧金衍了,这小子虎头虎脑,论武功远不如你十一,真搞不懂为何李纯铁和王半仙把宝压在这小子身上。”

    年轻人道,“也许李院长他们尚有思量吧。”

    “希望如此吧。”

    ……

    城东的雷家庄与城西的于家堡,是当今剑门最大的两个家族。在十年前,于家堡还只是此处一个不起眼的家族,一共十五六户,在城西靠几十亩的薄田委曲生活。

    十年前,剑门卫千户张冠驻守剑门,初来乍到的他在剑门举步维艰,被城内若干富户借助关系倾轧,情况十分拮据。

    就在这时,于家堡的大房于章看到时机,将妹妹嫁给了张冠,险些将全家的资产押在了张冠身上,事实证明,这场豪赌,他押对了。

    之后,千户张冠借助于家,在城内站稳了脚跟,于家也借助张冠的权力,对其他家族的生意举行打压,乘隙夺了他们的田产,成为首屈一指的大户。

    蜀中居地理之便,往来蜀中、隐阳的粮队络绎不停,这些年来成为隐阳的主要供粮区。如今西边战事将发,隐阳十九城粮价高居不下,斗米九百文,作为蜀中第一粮商的于家堡,又怎会无动于衷?他要做大,就要淘汰竞争对手,控制隐阳城的粮源,而剑门则成为要害一环。

    只要切断了粮食供应,隐阳城的粮价会一直飙升,他不会坐视其他粮商将货运到隐阳,所以与千户大人商议之下,才做出了封城的举动。

    如此一来,蜀中的十几家粮商都困在剑门关内,每拖延一日,他们的损失就会多一分,半月以来,他派出代表去与那些人谈判,已有几家顶不住压力,将粮食折价卖给了于家堡,但大部门人持有张望态度。

    至于于佳雪,只是他企图中的一环而已。鬼王宗?岐夫人,虽然在剑门流传甚广,但终究是传说而已,早已在江湖上绝迹多年。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于章坐在书房中,如此想到。

    书房之中,尚有于家堡大管事、账房,以及张千户的最为倚重的首席西宾杨独慎。

    杨独慎身世江南,在投靠张冠之前,是一名崎岖潦倒秀才,曾四次科举未中,可于堡主丝绝不敢小觑这位幕僚,当年控制粮道以及这次的封城,都出自这位幕僚的手笔。

    “城外十一家粮商,有七八家都是借了利息,拖了这半个月,他们损失最少的也快要万两,只要再拖上十天半月,恐怕也撑不住了。”账房先生如此道。

    大管事有些担忧,问道,“他们中有几家在官府也颇有影响力,我们拦了他们的货,就怕他们去生事。”

    杨独慎道,“我们封城是为了查特工,就算成都知府来了,我们也是这个说辞,怕他们作甚?我已经派人去隐阳城散布蜚语,说最近几个月,粮食供应会越来越少,争取把粮价炒到千文以上,到时候就是十几万两的赢利。于堡主还嫌钱多不成?”

    于堡主问,“杨西席,那城外那些粮食,我们收照旧不收?”

    杨独慎道,“他们卖不卖不是要害,要害是不能让他们的粮食出关,而从现在起,我们也要淘汰粮食供应。这样才气抬高粮价!”

    于堡主哈哈一笑,“杨西席眼光独到,这等奇才,不去做官,真是惋惜了!”

    杨独慎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满的神色,四次科举未中,是他心中的痛,于章扑面说出,令他十分捕快,不外这种心情稍纵即逝。

    于堡主照旧有些担忧,“要是咱们逼急了,他们狗急跳墙,真要惹出是非来,我是怕给张大人带来贫困。”

    杨独慎淡淡道,“不会的。”

    杨独慎很清楚,这些人说白了终究是商人,有田产、有生意,除非到了绝路之上,很少做出过激之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逐利的赌徒,不会做出极端的事来。

    人要走上造反之路,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吃不饱饭,一无所有的人最恐怖,为了生存,他们被逼上绝路;另一种是吃饱了撑得,当有了足够的款子时,他们开始追逐更高条理的追求,但这种人在历史长河中,少之又少。

    这时,有西崽在外面道,“回事!”

    大管闻言走了出去,过了片晌,进来道,“老爷,城外又有两家撑不住了,说要找您谈一谈,收购粮食的事。”

    于堡主道,“我就不去了,你去跟他们谈,照旧之前谁人价钱,两百文,多一文,我都不会出!”

    杨独慎却打断道,“一百九十五文,稍句话给他们,从明天开始,每拖延一天,粮价降一文,我们能耗得起,他们可等不起了。”

    大管事看了于章一眼,投去询问的眼神,于堡主摆摆手,“按杨西席的话去办就是。”

    杨独慎起身告辞。

    大管事道,“老爷,这杨西席有些不简朴啊,有时候就连张千户,他都不放在眼中。有一次我去张大人贵寓,亲眼见张大人给他端茶倒水。”

    于堡主道,“他是宇文多数督的家仆,与他相比,张大人终究是外人啊!对了,佳雪怎样了?”

    大管事低声道,“照旧昏厥不醒,我找了几个医生来看,他们都说不出什么偏差。”

    于堡主颔首,示意他知道了。

    众人退出书房,于堡主望了一眼关帝庙偏向,又看了看院中那一尊碎裂的关帝像,心中不由后怕。

    若非这一尊关帝像资助挡了一下,正午那一道惊雷,倒下的恐怕不仅是一座大殿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