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天赋系统 - 第932章 比试
武官和文官是分开选拔的,林南的设想是,武官选拔没有通过的,还可以去参见文官选拔,所以文官的选拔会拖后进行。↗不过,从报名的数据来看,报名参加文官选拔的人数远远过了武官,已经达到了三万多人。
而关于文官如何选拔,到现在林南还没有想出个定论,所以才故意将比赛日期延后进行,让参加文官选拔的选手全部停留在离襄南城不远的谷城,一日三餐,全由朝廷出资。
林南巡视完武官选拔一圈后,因为人太多,所以也是眼花缭乱的,对于他而言,这一次只是走个形势,他关注的是后面。海选,很有可能会淘汰掉绝大一部分人。
因为他看到许多能够将三百斤的鼎举过头道:“我叫郝昭,字伯道,也是太原人,咱们是同乡,我想……”
“是同乡又待怎地?今日这头筹我是拿定了。”令狐邵暴躁地叫道。
郝昭呵呵笑道:“这倒不一定。哥哥且看,除了我以为,这里还有另外七十六人,每个人都是身手不凡的人,这里到大旗虽然只有两里路,但是谁不想当冠军。必然会互相牵制,这样一来,就等于一个人和其他所有的人为敌了。我的意思是,不如我们两个联手,先齐心协力的到达大旗下面,至于那大旗谁能拿走,再各凭本事。这样一来,你我的压力就会大大的减少,而且我们也会事半功倍。令狐兄。你觉得呢?”
令狐邵也不是个傻子,自然注意到了其他人的虎视眈眈,听郝昭说的如此小声,也是生怕别人听见了他们的计划。他没有立刻回答,反而问道:“就算我们两个联手,也未必是另外七十六个人的对手,他们绝对不会让我们这样轻易的通过,你的这个计策虽然不错。可是却很难奏效。”
郝昭沉思了片刻,见令狐邵胸有成竹的样子。便问道:“那以令狐兄之见呢?”
令狐邵笑道:“既然他们都势在必得,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人过去,你看好吧,等比赛一开始,他们必然不会先动,而是先要解决自己身边的人。这就是一个莫大的机会!”
郝昭听后,犹如醍醐灌道:“启禀陛下,文官的选拔是要充任地方官员的,如果选拔不好,就会弄巧成拙,臣以为,当择选其优良者录用,并且要考校一下他们解决政事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造福一方。”
林南觉得管宁说的很对,这正是他头疼的地方,选拔文官绝对不能像选拔武官那样简单粗暴,毕竟一旦选定,可是让他们去治理地方,如果从政能力低下,又或是心术不正,肯定会祸害一方。
他忽然想到了汉朝的察举制,不得不承认,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给大汉输入了不少从政的人才,只要每一项环节都保持公正的话,还是很不错的一套选拔人才的治理。
他想了想,说道:“参加文官选拔的一共有三万八千多人,而我们之前预算的地方官员的缺口是在五百多名,如何选拔才是关键,你们有何意见?”
钟繇道:“启禀陛下,由于陛下之前在檄文中说的很清楚,只要有才,就予以录用,不考虑忠孝仁义等问题,所以致使一些无良之人滥竽充数,臣以为,当可先用前朝察举制清除一部分,然后再集思广益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方为上策。”
卢植反驳道:“不可!陛下的话就是圣旨,如此做法,岂不是违背了陛下的初衷?”
“那以太尉之言,当如何应付?”钟繇问道。
卢植道:“虽然说县衙官署缺少的可用人才在五百多人,但是报名的有三万多人,如何将这三万多人全部纳入官僚体系,实在是个很难得事情。不过,可以将官员地方化,每县以下,皆有乡,前朝乡置有秩、三老、游徼;亭有亭长,里有里魁,民有什伍,边县有障塞尉。如果将所选拔的官员全部充任到地方,别说三万多人,就是再多上三万多人也不够用。”
林南听完之后,忽然觉得豁然开朗,他觉得自己的眼前仿佛看出了一个很大的官员缺口,当即说道:“卢太尉言之有理,可先以察举制择优选拔所需要的官员,其余的则全部纳入到地方,人不落空,这样就简单多了。但是选拔还是要走个形势……”
他想了一会儿,这才说道:“这样吧,这几天,由你们选出最优秀的前十名,我亲自见他们,然后当众出题考校他们一番,终究还是要有个状元的。”
“诺!”
商议已定,林南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反正是只要报名参加的,都会当官,人不落空,所以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接下来的几天,文官的选拔正式开始,由管宁、钟繇、卢植、盖勋四人主持,经过差不多十天的选拔,终于进入了尾声。
最后,由钟繇呈上了最优秀的十名候选人,把名单交给了林南。林南看完之后,倒是颇感意外,因为在名单上,他竟然看见了司马懿和楼班的名字。
“你确定司马懿和楼班都参加这次文官的选拔了?”林南不敢相信地看着钟繇,问道。
钟繇点了点头,说道:“臣十分确定,司马懿和楼班确实身在其中。”
“你们没有放水的行为?”
“放水?”钟繇不明白地问道。
“哦,你们没有玩忽职守吧,那司马懿才是十一岁的孩子,楼班虽然大点,也不过才十五六,他们两个人怎么可能会在三万多人中脱颖而出呢?”林南不敢相信地问道。
“陛下,臣等确实不曾有半点放水的行为,一切都是公平的,没有一点徇私枉法。”钟繇现学现买,当即说道。
林南也觉得不太可能有放水的嫌疑,因为他这一次是弄了四位主考官,管宁、卢植、盖勋、钟繇都是以清正廉明为世人之楷模的。只是,他很意外,为什么司马懿、楼班会入选最优秀的前十名。
“陛下,那现在怎么办,要不要见见他们?”钟繇试探性地问道。
“见!我倒要看看,司马懿是如何的出类拔萃的,让他们全部进来。”
话音一落,钟繇命人把那十个人全部叫了进来,年龄参差不齐,最大者三十多岁,最小的才十一岁。(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