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异梦 - 第二百一十五章根据地生活 四
当医务保卫处的人来到小菊所在的病房时,正看见小菊皱着眉头给一个左小腿受伤的年青军人检查伤处。
今天医务保卫处的值班员廖承辉一进病房,则看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女孩正一脸认真的给病人检查伤处,那神情那动作,就象是一个富有临床经验的外科医生,让他看得心里觉得有些奇怪。不由得低声问匆匆去找他的护理员:“在野战医院真的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
“医院就那么几个医生,你又不是不知道!别说医生,连战地护士也都是有数的,谁不认识谁?”那护理员明显不悦的看了廖承辉一眼,眼神里带着几分鄙视。
“呵呵,我这不是怕来了新同志嘛!到时误会了,那可就是大件事了!”廖承辉有些难堪的笑道。也不能怪他小心谨慎,主要是医院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可都是医院的重要人才,是部队领导再三强调要着重保护和关照的特殊群体。有了这些人,才能够让部队打仗的时候,人员损失降到最低。
“你看她的年纪,象是医生和护理人员吗?”护理员朝小菊那小身板瞄了一眼,有几分轻视的说。
廖承辉又观察了小菊好一会,觉得小菊虽然年纪看起来不大,但其帮病人清洗换药的手法却比他看到过的护理人员都要轻巧熟练,想了想,最终还是顺应他自已的直觉,一脸和气的走到正皱着眉头观察伤口的小菊身旁。“这位同志,你好!我是野战医院医保处的廖辉,请问你是新来的医生或者是护理人员吗?”
小菊正沉浸在自已的思维中,这个伤患左小腿的伤口缝合前清创没清干净,从刚才的初步检查来看,伤口附近的皮肤都变成了暗黑色了,包扎的纱布一解开,一股腐肉的气息直面扑来。如果再不想办法另做处理,伤患的左小腿到时就只能被据掉才能保住这条命了。
小菊抬头看看那张一直看着她,透着信任的年轻带有几分稚气的脸。看样子。眼前的这个军人也就不过十七八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却因为粗糙的医疗条件,医药的困乏。被这么一个小小的伤口弄得或失掉一条腿。甚至于丢掉了性命。实在是让人痛心。
廖承辉见小菊只顾盯着伤员的伤口看,没有理他。于是耐着性子提高嗓子又问了一遍。小菊这才反应过来似的盯着他看了一眼,有些不耐的问:“医院是怎么回事?我看这些伤员的伤口都处理得很粗糙。还有护理人员的换药也少了道很重要的程序,倒致大部分伤员处理后的伤口都有感染的迹象,另外,我还想问一句,怎么没有给那些严重的伤员用上盘尼西林?”
廖承辉被小菊这一连声的追问被问焖了,他本来就是个大老粗,还是在部队扫盲班才认识了些字,此时自然不很明白小菊话里的意思,说出的话却也小心翼翼了几分,“这位小同志,请问你是新来的医生?”
“不是!但肯定不是特务分子!”小菊诙谐了一句,可惜廖承辉和那个护理人员却没人体会这句话的意思,立马一脸警惕的看着小菊,廖承辉甚至还不自觉的把手放在挂在腰间的枪上。
“我是来找医院的院长的!这位同志,能不能麻烦帮我带下路!”小菊见这两人这么紧张,不由得有些失望,看来,这年代的人都是比较严谨的人,没什么幽默细胞。她把手里拿着的镊子随意的朝放在凳子上的铁盘里一放,淡淡一笑的问。
廖承辉只觉得此时的小菊,身上所透出的那种气势,比他的边站起身。
“院长爷爷,我最善长的是外科,你如果把我放在护理班,就有点大材小用了!”小菊想到病房子那么多等待医生处理的年轻伤员,心里再没有了低调生活的一丝念头。
“你善长外科?那就是说你会处理各种外伤,如枪伤刀伤弹片击伤,是不是?”院长老头一脸惊疑的看着小菊。
“是的!罗爹有次受伤,就是我处理的!”小菊多了个心眼,没有把自已在武汉医院做事的事情说出来,主要是不想多事。
“这样!你能不能先处理个伤口给我看看?”毕竟小菊的年纪太小,再加上罗森的信里只着重介绍了小菊学过护理学,没有说学过外科临床医学。更何况外科医生毕竟是掌握着伤员的生命,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拿手术刀的。
“没问题!”小菊淡淡的自信的回答。
因为小菊的年纪,院长老实心里对于小菊的说法将信将疑,但最终还是找了个受伤最轻的军人来让小菊动手。
小菊早早被带到医院的小手术室,她从容不迫的穿好手术衣,给自已做好术前消毒,这才开始打量着这个被带进来的伤员。
这个伤员同样很年轻,其受伤的地方是左腿被弹片击伤。看样子已经受伤有几天了,因为没有及时处理,伤口有感染的迹象。小菊细心的把伤口检查了一遍,发现有块弹片留在伤口深处。
因为没有麻药,小菊只好让这年轻人嘴里咬块毛巾忍着,然后很麻利的用器械探查到弹片的位置后,切开伤口,把弹片取了出来。再清创消毒后,很迅速的把伤口做了细致的缝合。整个小手术时间没有超过三十分钟。而且没有要手术助手。
整个手术过程,院长老头都在一旁盯着,当他看见小菊那熟练的手术动作,精细的伤口缝合术,眼里的狂喜是遮也遮不住。
“怎么样?院长,我符合您的要求吗?”手术做完后,小菊边收拾手术器械边问。
“符合!太符合了!”院长老头象看珍宝一样两眼发光的看着小菊。
“院长,光是医术高超,没有适合的药物配合,光是靠病人自已的抵抗力去抵抗手术后的病发症,也会大大降底术后病人的慷复率。”小菊有些忧心的看着自已刚好处理完的伤员的伤口。医院的药品太过于缺乏,而小空间里的盘尼西林她又没法正大光明的拿出来用,只好用了点战地医院提供的中药消炎粉撒在伤口上,不知道效果如何!
“我也没办法啊!那些麻醉药和消炎药与手术医疗器械,华夏是没有生产的,全靠从国外走私或者是国外的爱国华侨们集资买了后,想办法托运回国。这些援助对于我们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我们也想办法集钱托人去国外买,但资金有限,而需求太大,看着那么明明能够救活的子弟兵,最后面因为医药的缺乏而白白的丧了命,我这心里难受啊!”院长老头说着说着就一脸的老泪纵横,而小菊却听得心里感到无比的沉重。(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