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中华 - 第561章 光绪的决心
听到北京急电四个字,秦铠早已动了心思,不知道欧阳庆在京师的布置是否能奏效,说实话,小皇帝光绪和帝党们的软骨头让他也是十分无奈,即便是在局面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竟然也被慈禧几道罢免的旨意打的落花流水。
好在现在帝党还有反击的机会,并非完全失败,也不知道翁同龢能搞出什么动静来,他朝门外说道:“云泽,进来吧!电报说什么啦?”
宋云泽拿着一封刚刚翻译好的密电推门而入,“大人,欧阳庆来电,25日,京师清流官员、太学学生、入京应试的举子近千人到军机处上书,要求停止太后立刻停止后宫干政,按照大清祖制让皇上亲政,一共上书的折子有一百五十多份,都是此等意思!”
秦铠听了也是一头黑线,这位帝师翁同龢果然不是个普通人物,这脑袋也太僵化了吧,这等皇权争夺的残酷战争面前,竟然还用这种秀才手段,这不是正应了那句话嘛……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啊!
旁边赵烈文显然也看到了秦铠皱起来的眉头,却是哈哈一笑,“烈风,这翁帝师的手段果然还是那般的迂腐……以他这样的老师,如何调教得出合格的未来皇帝!不够……我以为,这件事情若是激化的话,未必不是好事!”
秦铠看了看赵烈文这会儿老奸巨猾的笑意,淡淡的问道:“赵先生,伱是要借这件事情。为我们之后的行动做注脚,堵住天下读书人的嘴巴?”
“有何不可……烈风,我以为,翁同龢之策无疑是与虎谋皮。他这个人,是个做学问的人,却完全主持不得国家大事,这等手段,除了幼稚二字来形容外,实在在难以理解……不过,我却想到另外一个可能,听说康南海在北京城办了一份《燕京报》。难道他们也有意造势?”赵烈文砸吧砸吧嘴巴答道。
秦铠看了看还拿着电报的宋云泽,“云泽,伱也坐下来吧,我也听听伱的意见!”
“是!”铿锵有力的应答之后。宋云泽啪的就在旁边的椅子上笔挺的坐下了。
秦铠转头看了看赵烈文,摇摇头很肯定的说道:“赵先生,这造势倒却有可能,但若是要用康南海的《燕京报》来造势,却绝无可能。不过……我们不应该浪费这次机会,云泽,一会儿就把电报让人编撰一下送到陈平那里去……先在……先在《申报》上刊登吧!”
“是!”宋云泽立刻应下,他又追问了句。“大人,广州的小报社要不要让他们先刊登这内容?”
秦铠想了想。点点头,“可以。伱让陈平注意下引导舆论,一切都要有利于之后我们的行动!《福建新报》、《广州新报》暂时不要掺和,别让人挑刺……对了,刊登这消息,别再明日,改到后天……”
旁边赵烈文听到秦铠这末一句话,脸上却微微一笑,这南洋体系上上下下都对这位秦大总督如高山仰止般的崇拜,这个让自己也捉摸不透的年轻总督,总是有那么多的神来之笔,而数年来的潜心发展,更是积累下了足够的威望和实力。
若是在体系内,谁说咱们秦总督喜欢背后阴人,那估计肯定得被人鄙视至死,不过说实话,这秦烈风还就真喜欢干这事,这次故意又把报道的时间延后一天,显然是要让京师的局面在热闹些,他好去添油烧火……只是,不知道慈宁宫是否会让这位秦大总督如愿!
对于礼亲王世铎来说,今天无疑是焦头烂额的一天,这大清从未有过的数千读书人上书非议朝政,竟然在自己任上发生了,这种事情,若是稍一处置不当,非但留下一世骂名,而且还大有可能丢掉头上的,帝师翁同龢的地位是无人能够撼动的,这自然是源于早年他与翁同龢建立起来的特殊师生之谊。
若是说大清皇帝之中,光绪皇帝载湉的遭遇比较杯具的,从四岁入宫顶替那个得了花柳大疮暴毙的同治帝后,他的地位就一直是一个木偶人,他对于慈禧来说,不过是一个同治帝的替代品,而且,慈禧为了和这个自己妹妹的儿子建立起比较亲切的关系,倒也曾今花费过一些个心思。
不过,对于慈禧这个女人来说,权力永远是最有诱惑力的,很快,因为光绪皇帝并没有获得他的欢心,而慈禧对于这个小木偶的关注也渐渐失去了,以至于在后宫之中,这个坐在龙椅上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小皇帝,竟然在年少时深受内廷太监的歧视,连饮食这起码的待遇都无法满足,甚至因为饥饿去偷过小太监的东西。
而真正改变这种情况,让他感受到关爱的,正是六岁后成为他老师的翁同龢的出现,翁同龢对于自己这个皇帝学生可谓是倾注了绝对的爱护,他严厉处置后后宫太监们懈怠小皇帝的问题,而且处处维护自己学生的利益,甚至可以与慈禧发生争执……
只是,即便是翁同龢也依然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小皇帝对慈禧那种几乎有些病态的畏惧,不过,他却成功的激发了小皇帝要摆脱这种畏惧的决心,而现在光绪和侍郎宝廷就试图为自己老师翁同龢的计划加上一笔浓浓的注脚。
“明日秘密宣内廷侍卫大臣隆文和都统隆正!”小皇帝商议了一阵后,斩钉截铁的下达了命令。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