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父 - 章363 鸿鹄岂可量哉
一石激起千层浪。
凌风上人此语一出,各路媒体纷纷跟进,引出种种真假传言。在一些武侠论坛上,更是吵得热火朝天。
不仅众多侠友很不买账,就连许多一直关注喜欢他作品的粉丝“风筝”也相继发表意见,有人认为他这样做“勇气可嘉,但实在无知”,也有人直指他“不自量力,太想出名,借此炒作”,更是遭到一些武侠小说作家、研究者的严词反驳。
“凌风上人是谁?写过武侠?还是看过武侠?出门忘吃药了吧。”
“这货水平怎么样不知道,牛逼吹得倒是法不少,现在又来了个更厉害的‘革命’,可往往看不到多少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社会浮躁风气可见一斑!”
“要想‘革’金梁的命。您还是先实实在在的‘射’个‘雕’出来吧。毕竟,文学领域是要靠作品说话的。”
“真是满灌水不响,半灌水响叮当。同为武侠创作者也说两句,金梁先生武侠第一人。写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在我看来,他确实是革了旧侠客小说的命,但纵观这么多年,金梁先生总是以很谦虚的姿态回应媒体。默默的为武侠发展辛勤耕耘,从来没说过要革以前旧侠客小说的命之类的话,反而对以前的那些作者以各种方式点拨和提携。而反观现在一些作者,没写什么像样的作品,就开始叫嚣着要革这革那的命,真的是不知廉耻!”
“好吧,算你革了,你成功了,你赢了,你爽了?但劳资要去看《倚天屠龙记》了!”
“嗯。照片中。凌风上人的老婆挺漂亮的。”
“这么说,他老婆比他的作品有意思些。”
……
“这个珈蓝图书集团实在是太不像话了,又玩这一招!”
一大早,顾伟元和李海洋联袂而来,很罕见的出现在了“侠之大者”邓铮的办公室里。李海洋进来后,幻萍倒的茶水都没顾得上喝一口,便气冲冲道。
邓铮知道他说的就是这出“革命大戏”,幻萍搜了很多相关信息给他看过,虽然有些诧异这位一直低调神秘的“凌风上人”突然站出来说这么一通,不过也没怎么介意。一来不认为他有“革命”的实力。二来如果他真如他解释的那样想,其实也算是一桩好事,毕竟,一坛死水、天下归心也不是自己最想要的结果。
却是没想到李海洋居然这么上火。
顾伟元似是看出了他的疑惑。主动解释道:“老弟你有所不知,珈蓝这家民营出版公司,从来没有沿袭老牌出版业所遵循的正统路线,更像是一个异端。无论是通过主动策划事件来推销新人、新书;还是在爆炸件中,主动参与折腾,设法分享折腾的红利。都是珈蓝的惯用伎俩。当年‘以身体写作’而闹得满城风雨的安倍儿,其《遗精书》便是在各家出版社的争抢中最终‘花’落珈蓝的。还有《青春无敌挚爱山读了金梁的作品《神雕侠侣》后感觉很绝望——武侠小说写到这种境界还怎样去超越?这显然是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追问,对所有武侠文学创作者来说,他们所面临的的共同问题。
其实翻开金梁武侠,虽然千变万化,但也总不会脱离“复仇——行侠——艳遇——奇遇——情变”这个古老套路,既是所谓的‘武侠味儿’,也是脱不开的魔咒。
既然是魔咒,那么就有解开的可能和必要。
凌风上人是水木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听说还是教高数的。这种理工科的背景本身就赋予了完全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所以在他的新书《金戈铁马录》中,创造性的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充满命运悲欢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是一道缜密的数学难题,一个悲欢悬念,一个巨大的人性之谜团,20几个主要人物,20几个人性和爱情之谜,要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大的谜团。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人知道每个人的谜底是什么。很难想象,一个研究数学的,竟然能够在一本书里同时把握20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而又将人性和爱表达得那么深刻和极致。
他和他的新生代同行们如猫姐、杀破狼、古温正在写一种完全不同于金梁的小说。他们的出现,使得中国武侠小说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们每个人都有非常庞大而坚定的读者群,构成了一种全新的武侠现象。
事实已经证明,一代人如果想超越上一代人,就不能做他们的奴隶。只有革掉金梁的命,才能有新的发展,产生新的大师。
鸿鹄岂可量哉?!
和别人不一样,凌风上人,这个教书育人的‘武侠教授’,选择的是一种硬碰硬的革命方法,像金梁一样的宏大的叙述,像金梁一样深厚的人文背景,但却与金梁完全不同的人性描述和善恶观,在他的笔下,推翻了严格善恶,推翻了金梁的儒侠古典情怀,以数学家的缜密逻辑思维,直接通往人性最深处最真实的世界……
我觉得照现在的势头走下去,革掉金梁的命,他需要的,只是不断创作和时间的认可!”(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