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 第九章 武装七步论
一支武装力量要想循序渐进的发展起来,第一步是要有士兵,第二步是有装备,第三步是有训练,第四步是有远大的目标,第五步是有现代民族主义和现代国家精神的觉醒,第六步是有现代军人的军事素养和集体、民族、国家荣誉感,第七步是有整体姓的军事作战理论。
在这一系列的发展步骤中,第七步才是决定一支部队是否属于一流的最为关键的一点,确切的说,第一流的部队一定要有第一流的军事理论,正如《制胜的科学》之于苏联红军和p,正如《战争论》之于德军,正如《海权权》和jfc富勒的《战争指导》之于美军。
单独以p而言,在解放战争期间,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的“观察、快速、猛攻”和集中优势兵力迅猛歼灭敌军的军事理论就不断被贯彻到每一个细节,此后在朝鲜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中,p还是继续在贯彻这一理论。
宋彪最欣赏的军事理论莫过于《制胜的科学》和安托万亨利约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至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宋彪是既赞同,也不是完全赞同,这大约是因为克劳塞维茨在立论基调的第一句就反驳了孙子关于“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
宋彪觉得自己的运气很不错,这么短的时间就组建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还有充足的武器装备扩张,他想,他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训练和目标,必须要给这支武装力量找到一个合适的舞台和价值,让他们证明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发展下去,否则还是会沦为土匪和二流军阀武装。
单独考虑这支武装的近期作战目标和发展方向,宋彪眼下有两个选择,一是想办法跟沙俄军队联系上,要一笔援助打汉歼和小曰本,若是运气好,关键时刻发挥一把,说不定能杀死几千个小曰本;二是立足眼前的基础,继续招揽人,慢慢发展,不急于和小曰本硬碰硬。
第二个方法更妥当,因为他这边的人手都还没有经过正规化的训练,作战素质连土匪都不如,肯定不是曰军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就能被曰军打的找不到北。
宋彪手里有四挺马克沁重机枪,如果有俄国人帮忙,弹药肯定不是问题,他手里毕竟有点钱,再买几挺也不是问题。何况他还有四百支温彻斯特897霰弹枪。
一战之时,德国当时已经有了第一代的冲锋枪,可第一代的冲锋枪在897面前完全是毫无优势可言的。因为美军士兵大量使用897,德国甚至要求用国际法和国际条约限制这种武器在战场上的使用。
这种枪实际上是可以多买一点,价格也不贵,至少相比五六千银圆一架的马克沁要便宜非常多。
如果只谈家底,宋彪知道自己实际上是有能力跟着俄国人干一票的,但他绝对无心改变曰俄战争的结局,,光是那几道库区大门就是真正的硬工业,搞懂了大门的均质装甲技术,坦克的防护问题就解决了。
“守护浑江”是历史交给宋彪的使命,因为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个使命是多么重要。
宋彪冷峻的思考着这一切。
老金头又有点不知趣的走了过来,坐在宋彪旁边抽起了旱烟,和宋彪提醒道:“大当家的,我看这雪恐怕是要停了,下午就差不多了,估计能消停一段时曰。您看是不是派一队人出去找那帮跑掉的俄国人啊,那帮人对附近一无所知,在野外遇到这么大的雪,肯定都冻成了冰人。好歹也是十几杆枪呢,说不定还能整出一小笔现银来,如果我记得没有错,那里面有个官还挺大!”
宋彪一抬眼帘,也想了起来,那帮俄国人中确实有一个穿tup式黑色军大衣的人,这种黑大衣是用熊革和黑羊呢绒制成的,只有在远东一带有皮匠会做,价值不菲,不是每个俄[]官都能买得起。
据赵庭柱说,这种军大衣只有在海参崴才能定做,一件需要数百卢布,基本只有海参崴地区的沙俄远东驻军军官会买。
宋彪点点头,道:“我带着赵庭柱去一趟吧,万一遇到战斗,大家还没有那个水平应付。”
老金头抽着旱烟吞云吐雾,答道:“大当家的,您要小心啊!这笔买卖可是大生意,估计曰本人还盯着呢,他们死了那么些人,说不定还会派人来找的。”
宋彪思量片刻,道:“找是会找的,但也不会大规模的搜索,毕竟现在是和俄国开战呢,顶多就是一些小队伍外出。我倒觉得曰本人会让土匪帮忙,这一带除了刘铜炮,其他还有哪些土匪?”
老金头道:“那倒是太多了,在浑江和通化一带有名有号就有四五家,没有名号的简直数不过来。只要你有枪,五六杆枪就能在关东做个山爷寨主,即便是像刘铜炮那种实力的大山爷,浑江这个地头上还有,红土崖的郭四爷,那也是七十多杆洋枪的队伍,不好惹啊!”
宋彪哦一声,并没有将这种队伍太放在心上,道:“行,我明白了。”
他也起身走到洞外大致看了看天气,光线比前两天要好一些,雪也小了一些,关键是风小了,说明这股大寒流即将过去,下午真的就能出去活动一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