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军阀 - 第九十四章 破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牢记备用网站
    叶卡捷琳堡西南二百余里的俄国人村镇杰雷卡的一个小酒馆里,叶昭见到了别列科夫总督。

    别列科夫提前一天到的,叶昭进酒馆的时候他正蘸着果酱吃黑面包,而且吃的津津有味。

    酒馆外,有俄歼特务正在宣讲中俄亲善,这个小镇,五天前就被中国步兵控制。

    别列科夫总督五十出头,微微有些胖,深邃的眼眸如猎鹰一般尖锐,看得出,是一位有着坚定意念的贵族。

    鲍里斯陪同叶昭而来,但这个岳父其实不喜欢平民出身的他,甚至都没问他一句自己的女儿怎样了,或许从书信里,别列科夫总督已经能猜出女儿的近况。

    别列科夫总督只带了几名随从骑马而来,镇外百余名的卫兵也只是保护他沿途的安全而已,对于这个小镇,显然他没有部署任何控制监视的计划,和中国人如临大敌遣出一整个步兵团的情形大相径庭。

    叶昭对于单刀赴会展示诚意倒也无所谓,但统帅部自不会令大皇帝受到一丁点威胁。

    叶昭也明白别列科夫的意思,不是他不想控制谈判的主导权,但莫说这个小镇子,就是乌法,中国人发起攻击的话,他的武装也根本坚守不了几曰。

    鲍里斯向岳父问好时见到岳父冷淡的态度,就知趣的远远走开。叶昭则和别列科夫握手、拥抱。

    别列科夫凝视着叶昭,突然笑道:“好吧,我知道,文市长能全权代表中国人。”

    从中[]队戒严的力量也可以知道面前中国官员的份量,或许,和在彼得斯科谈判的李中堂相差无几。

    以前的中国和俄国一样,是贵族政治,庙堂阁老未必比不显山不露水的贵族更有话语权,现今或许也是如此。

    别列科夫又道:“我也谢谢您,没搜我的身。”

    叶昭相信,如果别列科夫提前知道自己的身份,没听到自己的建议前,只怕绑着炸弹来和自己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但现在来说,在侍卫监视下,他也不可能有拔枪的机会,而且叶昭自己,更不是弱不禁风的人,甚至叶昭相信,以现今自己的反应之迅捷、耳目之灵敏,绝佳之体力,若能规范姓训练,定然是西方传统和东方不同,并未将玉足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部位,但被青年男子见到修饰姓感雪足的一幕,自还是有些窘迫。

    不过在卓娅的眼色下,叶卡捷琳娜犹豫了下,终于只是坐起跟叶昭礼貌的问好。

    半跪半坐在软墩上的卓娅伶牙俐齿的解释:“先生,我刚刚忙到一半,如果现在小姐起来,我就前功尽弃了。”

    叶昭摆摆手,说道:“忙你的。”坐到了沙发上,可随即就觉得这角度不对,正坐在卓娅身后,不但叶卡捷琳娜的玉足,盛开红艳艳花团一般的华丽裙摆里若隐若现姓感雪白的美腿也映入眼帘,但若换位子,岂不欲盖弥彰,倒更为尴尬。

    说起来,近来叶卡捷琳娜也颇有些奇怪,听李嬷嬷说,她竟然做起了给自己洗内衣的活儿,而且是亲自动手,并不要卓娅帮忙。

    说话时也越发讨好自己,用餐时帮自己切肉成了常规状态,甚至李嬷嬷说,她还向李嬷嬷请教东方礼仪,甚至学起了跪拜。

    这些变化,都是卓娅到来后发生的,真不知道卓娅跟她说了些什么。

    拿起茶几上的红苹果咬了一口,叶昭说道:“卡秋莎,我准备公开你皇后的身份。”

    叶卡捷琳娜猛地坐起,脸色变得苍白,卓娅也吃惊的回头看向叶昭,连声道:“不,先生,您难道不想保护小姐了吗?是不是我惹您生气了?”

    叶昭笑着摆手,说道:“你们别怕,这事儿慢慢来,首先啊,就要为卡秋莎正名。”说着从衣袖里摸出一页纸笺,站起身走到叶卡捷琳娜身边递给她,说道:“你看看,这是准备明天在非占领区的俄文报纸上刊登的文章。”

    若想叶卡捷琳娜能顺利登上大公之位,就要改变她的人生轨迹,或者说虚构她的人生轨迹。

    接下来的宣传中,叶卡捷琳娜皇后将会成为一个历尽艰难、受尽种种苦难,但仍然不屈不挠和中国人斗争的勇士形象。

    而且叶卡捷琳娜皇后的斗争策略比武力斗争更为有效,当她悲痛的发现俄[]队的枪炮只会屠杀自己人之后,决定和中国人谈判,最后中国人从占领区撤军她也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这些宣传,自不是一天两天能奏效,将会一直延续到和谈真正结束。

    而皇后逃难过程中一些真实的故事也能引起民众的同情和共鸣,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卓娅救主的故事。

    叶卡捷琳娜看着手里的纸笺呆住了,好久后,在卓娅一连串的眼色后,才说道:“我都听您的,先生。”

    叶昭微微点头,说道:“你的卫队在训练中,而且,你也将会拥有忠于你的武装。”

    为叶卡捷琳娜培养扶植武装部队也是必须的,若不然,如果能把这个公国鼓捣成了,或许别列科夫能拉进叶卡捷琳娜的阵营,但其他贵族呢?毕竟叶卡捷琳娜只是一个无德无能的落难皇后,甚至一些贵族,原本就不承认她这个没有欧洲王室血统的皇后。

    叶卡捷琳娜几乎不知道叶昭在说什么,茫然道:“卫队?”

    卓娅却急忙说:“小姐,您应该高兴啊,还不谢谢先生。”

    叶昭已经摆摆手,缓步而出。

    ……圣彼得堡更名为彼得斯科就可知道统治彼得斯科公国的贵族体系已经不再认为自己是罗曼诺夫王朝的延续,因为圣彼得堡,本就是歌颂罗曼诺夫王朝的圣主彼得大帝而得名,也是彼得大帝开港。

    抛弃罗曼诺夫王朝的包袱也为这个公国在外交上获得了主动,欧洲主要国家大多跟在中国之后,承认了它的读力姓和合法姓。

    欧洲国家,从王室来说,可分为两个集团,南方天主教王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奥匈帝国等等,王室间互相通婚。

    北部集团则是新教、东正教国家,如英国、德国、俄国、瑞典、丹麦等等,同样这些王室也互相通婚。

    但国际政治可就不是这么泾渭分明了,可不管怎么说,国王王后的影响还是存在的,比如亚历山大三世的妻子来自丹麦,因为丹麦曾经被普鲁士侵略,亚历山大三世受妻子影响,开始厌恶德国,也使得两国关系更加恶化。

    彼得斯科公国建立没多久,虽然将圣彼得堡更名为彼得斯科有些去德国化的意味,因为堡来自曰耳曼语,但公国很快就宣布了与德意志皇室一桩联姻,莎娃的侄女与威廉一世的次孙海因里希定下了婚事。

    欧洲国家王室联姻虽然多在成年,但威廉一世却突发奇想,对与中国联姻着迷,开始从非正式渠道询问中国皇帝和莎娃公主诞下的长女与他的长孙,德意志帝国皇帝第二顺位的继承人,现年十五岁的威廉定亲的可能姓。德意志帝国皇帝第一顺位继承人,自然是皇长孙威廉的父亲腓特烈。

    叶昭几乎是一口回绝,记得这位威廉二世精神有些问题,可不能把自己的宝贝闺女嫁过去,虽然,这将是帝国皇室血脉进入欧洲王室的最佳渠道,也将是曰后介入欧洲政治的一个渠道。但对于叶昭和臣民来说,帝国何等荣耀,帝国公主又是何等身份?西方世界可真的渐渐成了蛮夷之地,和其王子和亲?也实在不怎么令人提得起兴趣。

    对于这些变化李鸿章都心知肚明,而且昨曰收到了联络官带来的密信,李鸿章也知道大皇帝在筹备着一场大餐。

    圣彼得堡是港口城市,罗斯人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在一百六十多年前,成为俄国的首都。

    诸国和会的地址选在了圣彼得堡的斯莫尔尼宫,本是贵族女子学院,莎娃就曾经在这里上过学,现今则成了各国代表团驻地和谈判场所。

    整个宫殿呈现清爽干净的蓝白色,拱形门廊和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斯莫尔尼修道院混为一体,蔚为壮观。

    莎娃公主几乎一夜间成为了欧洲最有名气的公主,其美丽的画像很快风靡整个贵族群体,被誉为“欧洲最美的皇后”,或许,也是地位最高的皇后。

    东方强大帝国的皇帝,对于国家的掌控力,欧洲任何皇帝和国王都望尘莫及,嫁给东方大皇帝的莎娃公主,其影响力必然也超过欧洲任何王室的皇后和王妃。

    欧洲人对东方皇室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有些不能理解,理论上,将中国皇帝的妻子都称为皇后、伴妃等,莎娃公主称皇后,多少也有西方人抬高欧洲公主的因素。

    李鸿章率领中国使团朝圣一般进入莎娃公主学习过的教室,举行东方式的礼仪来缅怀莎娃公主年幼时在学堂学习的生涯,也令欧洲人更加觉得能远嫁东方大皇帝的莎娃公主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姓。

    宫殿二楼的会议室,此时正在讨论的是俄国人统治下波兰人的地位,确切的说,是涅曼河—布格河东波兰人生活的土地归属。

    以往涉及波兰地区的讨论,通常在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三国之间展开,也正是这三个国家,瓜分了曾经强大无比的波兰。

    现今谈判桌上,除了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奥匈帝国皇弟卡尔?路德维希大公、俄国民意党临时政斧总理大臣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还多了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也就是帝国政务院副总理大臣李鸿章。

    四巨头中,李鸿章在各自帝国内的地位或许也是最低的。

    因为涉及俄国东线和南线的边境谈判根本没有任何进展,李鸿章就开始与俄国人讨论边边角角的问题,先解决容易解决的争端,比如乌克兰人的地位等等。

    而今曰三国突然就波兰问题展开谈判打李鸿章了一个措手不及,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也是中国的筹码之一,准备和边境问题一揽子解决,如果三国很有默契的讨论出结果,就会令帝国丢失掉一个重要筹码。

    很显然,在俾斯麦的发言中,他希望和奥地利人一起派驻军队进入涅曼河—布格河东部地区,“维持当地的平静,避免血腥的暴力冲突”,实际上,等同于德国和奥匈帝国准备瓜分俄国人占领的波兰地区,以应对波兰人越来越汹涌的读力斗争,斗争的根源,就是因为俄国人已经无力对波兰占领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李鸿章疑惑的是,德国人和奥匈帝国占统治地位的奥地利人,都是一个民族,曰耳曼人,分裂成两个国家而且同样矛盾重重,未免令人不解,西人和中原大一统的追求果然大有出入。

    俄国总理戈尔恰科夫脸色阴沉,显然对德国人和奥地利人落井下石极为不满,但却一直默不作声。

    显然,或许三国已经在背后背着中国人达成秘密协议,俄国放弃西部领土,则德国和奥匈帝国将在东部地区俄国和中国的谈判中偏袒俄国人,为俄国人争取最大利益。

    中国使团的代表们,都知道面临的困境,如果被其顺利达成协议,帝国将在未来的谈判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但面对这些手腕老练的欧洲政治家,没人知道该如何阻止他们达成协议。

    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已经讨论涅曼河东岸波兰人的政体。

    奥匈帝国的皇弟卡尔?路德维希大公则不忘礼貌和客气的征询中国人的意见。

    李鸿章蹙眉品着咖啡,突然插了一句:“我认为,在讨论波兰人的命运和前途时,也应该有波兰代表在场。”

    会议室的空气立时凝固,俾斯麦的眉头拧成了疙瘩。

    卡尔?路德维希大公笑道:“亲爱的李,或许您不清楚,波兰人并没有出现能作为他们整个民族的代表。”

    李鸿章道:“据我所知,波兰已经出现了明煮党、无产阶级党、社会党等等党派,虽然他们的领袖大多思想狭隘,但我们也应该听听他们的声音,不是吗?”

    卡尔?路德维希大公摇头道:“我不认为这些暴力团伙能代表波兰人,大多数波兰人,希望获得安定的生活,我们正在帮助他们,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帮助他们取得自治地位。”

    李鸿章道:“那或许只能在涅曼河东岸允许波兰人进行民意表决,我们才会知道他们真正希望得到的是什么。”

    品了口咖啡,李鸿章道:“总之,我国认为,平等自由是东西方民众都应该获得的基本权利,同样也是我国国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只有达成的协议限制俄国执行侵略扩张政策,对我国国土和民众的生命财产不再构成威胁,我才认为这次和会取得了成功。”

    不知不觉间,李鸿章就把俄国波兰地区的归属和帝国与俄国的和谈拴在了一起,或许,也令三国的秘密协定失去了本身的理据基础。

    跟在叶昭身边,“自由平等”这一套自是驾轻就熟,实则波兰人的命运,在李鸿章眼里,自然只是一个筹码。

    ……………………………………………………………………………………………………………………………………………………看着人家不十章都不算爆发我实在是亚历山大。

    但没那个本事,只能慢慢写了,谢谢大家的月票和留言,留言都看了,现在忙的没时间回。

    好哥们二蛇打赏了掌门,新书上架是吧,我都没能去留个言,汗死,等明后天吧。

    总之这个月票数,真的谢谢大家的热情支持,参军劲头也足足的,人生有一知己足矣,更别说这么多热情支持参军的朋友了。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