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狼行 - 第二百八十九回 昏君奸臣
李沧行知道公孙豪嫉恶如仇,对倭寇天生就有反感,即使自己和柳生雄霸在谷底一起生活了一年,但仍然不足以打消公孙豪对此人的戒备与成见,他想了想,说道:“弟子可以用性命打保票,此人并不是坏人,事实上倭寇中除了为非作歹的东洋恶贼外,也有不少是我大明的奸恶之徒,这也是弟子这次见到了柳生雄霸后才知道的。”
“那些武功秘籍,弟子在谷底时曾经邀请柳生雄霸一起共同参研,可他并没有兴趣,而是坚持练自己的武功,他说武功学得杂七杂八,不如一门心思,集中精力练自己的家传功夫,这样最后的成就不会比学别派的厉害武功要差。”
公孙豪冷冷地说道:“人心隔肚皮,沧行,你毕竟心地善良,容易相信别人,倭寇为人狡诈,你们那天的情形我事后也听广来说了,这个什么柳生雄霸可是一直跟着那些倭寇的,关键时候还出刀救了那个倭首上泉信之,如果他真的是个好人,看到这些倭人为非作歹,是绝对不会跟他们同流合污的。”
“这柳生雄霸在和你比武时以命相搏,但跟你落到那个神秘的陵墓后,他知道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出去的,所以就跟你和平相处,因为他还要指望你救他出去呢,沧行,我问你,为什么他在地面时跟你比武就是拼命,到了地下后却又能用木刀?难道在地面时他就不知道用钢刀比武会有性命之虞吗?”
李沧行一时给公孙豪说得哑口无言,内心深处也起了一丝疑虑。
公孙豪紧接着说道:“沧行,你是个极聪明的人,其实有些事情你只是不愿意去想罢了,这柳生雄霸既然愿意在底下看那些兵书,难道就会对武功秘籍没有想法?他如果只是练自己的本门武功。又何苦来中原跟人切磋比试呢。他自己也说了是想取众家之长,以补本门武功的不足吧。”
“只不过你在的时候他不想对此表现得过分热心,现在你到了崖夏言已经得罪了皇帝,被免官回家致仕了。”
李沧行一下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收复河套,这又是怎么回事?”
公孙豪道:“具体的内幕我一个江湖武人也不是太清楚,只是听到一些风声,我大明建立后,驱逐了鞑虏,但是疆域只限于长城以内,长城外的蒙古人这百余年下来又渐渐地恢复了实力,不断地袭扰我大明的北部边防。”
“三边总督曾铣,曾经上书皇帝,说是蒙古鞑靼部一直袭扰我边关,希望能出兵收复关外的河套草原,就是汉武帝时收复的朔方郡,以此作为缓冲,训练骑兵,作为长城的前沿地带。”
“皇帝先是答应他的,但是后来看着前线的军费不断上涨,而且三天两头地各种军费奏折要他批阅,扰了他的清修,就不高兴了。严嵩这时候趁机挑拨,说是曾大人妄开边衅,企图贪功显名。”
“加上边将仇鸾和严嵩勾结,上书说曾铣有不臣之心,还和朝中大臣勾结,欺瞒皇上,正好这时候蒙古大汗俺答引兵攻打宣府,大同,严嵩就说这是曾铣在边关惹事,引来蒙古人的报复。”
“李兄弟,我虽然是江湖武人,但也知道皇帝老儿最怕的就是边关重臣和朝中大臣相勾结,图谋不轨,夏言一直不赞成皇帝每天扔下国事,跑去修仙问道,他早就看夏大人不顺眼了,反过来那个严嵩却能变得花样讨皇帝的欢心,所以他就下令将曾铣斩首,还将夏言罢官回家。”
李沧行算是完全明白了,为什么倭寇攻南京这么重要的事情,皇帝都可以不闻不问,甚至可以把上泉信之放回,上梁不正下梁歪,有这么个不问国事,只求自己长生不老的皇帝,才会有象严嵩这样的奸党把持朝政,在各地都任用自己的党羽。(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