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 第235章 军人设计师
阴得厉害,潮湿而又闷热的空气让人有些透不过气传来两声汽笛,那是横行江面的列强炮舰在耀武扬威,汽笛声停歇之后,江边的号子又高亢了起来,夹杂在号子中的是报童们的吆喝声
“号外!号外!中日交涉进行顺利。”
“袁大总统声明!中日友好为远东和平之根本。”
“英国公使盛赞,袁大总统实乃远东第一外交人才!”
“各省都督通电,拥护中枢决策!同盟会、光复会联合声明,两党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两党合并之日不远!川南局势微妙,共进会、川南镇守使不睦,川南之战一触即!”
……
报童的吆喝声,偶尔会有人走上前,摸出几个铜子购买一张自己感兴趣的报纸,然后或站或坐,认真研究报纸上的消息。
这里是南京下关招商局头栈桥,由于战乱逐步平息,搭乘轮船旅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南来北往的商人、学生、劳工、洋人与那些因伤退伍的军人混杂在一起,乱哄哄的挤在码头上下,没头苍蝇般的走来走去,喊叫声此起彼伏,皮箱、藤箱被人高举在头道:“先生,吃完了饭跟我们一起去争国权国要想强大,就要团结全国各阶层人士。”
谢泰接过传单,向那青了笑,坐在他身边的冯如只是抬头看了眼那青年,随即又埋下去,继续研究那张飞机草图。
那些人走远,谢泰才将手里的那几张传单仔细看了看,端起豆腐脑喝了两口,自言自语道:“爱国之心可嘉,卤莽行事不妥。不过么,这倒是挺合总司令脾胃的,有些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对不对,自如?”
冯如没有任何表示,连头也没抬,只有那几位从香港聘请的华人技工表示了些许兴趣,不过好奇远多于关注。谢泰看了几人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端起豆腐脑继续他的午饭。
刚喝两口,一个高大的阴影就投在了桌上,谢泰抬头一看,却见一个西装革履的洋人站在桌边,正弯着腰盯着冯如面前那张飞机草图他脸上的表情,似乎是有些惊讶。
“这位先生,有何见教?”谢泰用英语问道。
那洋人微微一愣,直起腰打量了一下谢泰,放下手里的皮箱,坐到了桌子对面,隔着桌子伸出手去,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说道:“您好,我是英籍澳大利亚人,中国名字是‘莫理循’,目前的职业是记,为英国《泰:士报》工作。先生的英语说得很棒,只是口音较重,香港学的吧?”
这算是恭维么?谢泰有些不知该怎么谦虚才是了,只好伸出手,与那洋人握了握手,指指自己,又指指已抬起头的冯如,用口音更重的中国话说道:“您好,我姓谢,他姓冯,我们是同事,工程人员。那几位是我们的技术专家。”
“我们还是用英语说话吧。”
莫理循有些头疼那种带着广东味的官话,抬起手指了指冯如面前那张草图,问道:“请问那是一架飞机的结构图么?为什么样子有些古怪?是两位设计的么?”
冯如赶紧将飞机草图收起,装进口袋,一副防贼的模样,让一旁的谢泰忍俊不禁。
谢泰说道:“那确实是飞机的草图,不过并不是我们设计的,而是一位人设计的,不过请恕我不能透露他的姓名。”
那张飞机设计图是赵北画的,参考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款小有名气的单座战斗机“菲亚特crr,那是一款意大利制造的双翼飞机,曾经参加过西班牙内战,表现不俗,被誉为“西班牙之星”。
说是“设计图”,但就跟赵北设计的那款半自动手枪一样,仅仅只是花了个外形,至于具体的结构,还是交给专家自己去琢磨了。
用总司令的话来说,这张设计图上的飞机是一种“造型前卫”的新式飞机,如果能够设计出来的话,将极大的提升中国空军的战斗力。
但是冯如却不这样看,在他看来,这架新式飞机太过“前卫”了,根本就属于这个时代,也只有“军人设计师”才设计得出来,因为军人的胆子总是比技师的胆子壮得多。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