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徵宫词 - 第四十二章 念君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牢记备用网站
    宫中发生牵动时局的大事,刀光剑影、暗波汹涌,不知有多少真相能为人知?又有多少流言蜚语被散播?云琅勒马回首眺望,群山上洒满了素洁新雪,半青半白,将热闹繁华的京城生生隔开。马后的队伍庞大整齐,在前往丰阳的四万京营兵士中,各人面上表情不一,有热切好战的、茫然听命的、亦有畏险踌躇的。不论如何,等大队人马赶到战场,真刀真枪厮杀,到那时,生与死都不过是一瞬之间的事。

    “云师兄,雪下得越发厉害了。”

    “怎么?”云琅挥动马鞭继续前行,与迦罗齐头并行,“你一个女儿家,非要一起跟来,现在后悔了?”

    迦罗嘴角微扬,以手障目挡住纷飞细雪,“云师兄你看,这雪暂时不会停,往后几天越积越厚,行军速度更是拖延。这样下去,只怕要迟上一日,凤师兄那边岂不等得着急?”

    “嗯,你说的不错。”云琅的目光在她面上略停,眼梢处有一道不明显的疤痕,似被锐器所伤,带着细长而锋利余痕。毕竟对方是女儿家不便多问,转而说道:“积雪深厚难行,晚上自然不能行军,而且野外太冷,容易让士兵们冻伤,只有白天里多备干粮少歇息。况且,邺林郡更南面些,辽王的探子也是一样慢,等京城的消息送到,咱们早就赶到丰阳。”

    迦罗点点头,“嗯,也只有如此。”

    有熟知地形的参将追上来,指着前面道:“将军,再过去两里路程,就到丰阳和陶河的分叉路口,咱们只须往西直行即可。”

    “陶河?辽王囤积粮草之地?”云琅往东南方向望去,群山下散落着稀稀疏疏的农户,田地内连零星的绿色也少见,一片荒凉冷清。

    风雪越发厉害,队伍里传来士兵的小声牢骚。迦罗在嗡嗡声中蹙眉,往前远眺了一阵,似乎在测量着距离,“眼下咱们是逆风,后面的兵士还抗着重弩、箭筒,更容易陷入新雪,不如紧着步子赶到前面,等大雪落定,大家缓过劲儿再出发。”

    “这样也好。”云琅吩咐参将将命令传达下去,凝目想了想,“等会到山脚下,把士兵分成两拨,轻装骑兵先行,押运军械的大队随后跟上。万一丰阳有个变故,也不至于抓不着人。”

    消息在队伍里传开,大家都抖擞起精神,速度也快起来,不多时便已陆陆续续赶到山脚。云琅赶着安排人员物资,前前后后忙完,才觉得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在参将手里抓过干粮和水,填了几口道:“嘱咐大家别偷懒睡着,当心被风雪冻坏,还有多吃干粮少喝水,路上多有不便。”

    “是。”参将咧嘴一笑,道:“将军说这个,也不怕迦罗姑娘听见。”

    “呵,倒是忘记她。”云琅也笑了,说着往四周环顾了一圈,却连迦罗的影子都没看到,不由锁眉道:“迦罗呢?这么大的雪,又跑到哪儿去了?”

    参将吃了一惊,忙道:“将军莫急,末将去四处找一找。”

    ---------------------------------------------

    丰阳在辽王藩地中距京城最近,除却军事上的重要性,本身也是一个热闹之地,附近各地商人多有在此贸易。然而自前日起,丰阳刺史却突下严令,取消往常十日一会的旧例,本城进出的百姓亦接受检查,凡属生人一律不予通行。

    城门外大道上,身着男儿装束的少女满面灰尘、神色疲惫,唯有一双黑若点漆的明目仍然灼灼有光,正在凝望丰阳城楼。少女深深吸了一口气,利索的翻身下马,拉着缰绳往城门走近,守城兵士拦住她道:“自个儿到旁边去,先看看墙上贴的公文,非本城人不许进入!”

    少女不理会兵士吆喝,只道:“我从京城来,找凤翼将军。”

    “瞧瞧,还有这种人。”那兵士对同伴撇嘴一笑,回头朝少女喝斥道:“你以为你是谁,想见谁就得见?出去,出去,找刺史大人也不成。”

    少女的拳头握紧了些,似不耐烦,远远见一个青年将官走来,终于松了一口气,叫道:“云师兄,你快过来,叫他们放我进去。”

    云琅跟守城兵士说了几句,二人一起往城里走,“前天找不着你,又不能在路上耽搁,只好先赶到丰阳。方才正跟师兄商量,打算让人去附近找你,刚巧在这里碰上,倒省下许多麻烦。”

    迦罗掸了掸灰尘,不以为然,“我不是小孩子,没事的。”

    云琅与她并不熟悉,况且人已找到,也不愿再多加苛责,于是道:“师兄跟我都走不开,眼前丰阳乱得很,稍后便有战事。你还是跟我们在一起,大家有个照应,今后不要再随意走动。”

    迦罗点点头,认真道:“嗯,那是当然。”

    二人进了一处宅院,院墙比之平常人家,要高出好几分,庭院内却是一派简居恬静气象,倒似一间别致的修心之所。按院内树木的格局,春日繁盛时,应该要分花拂柳才能通过。此时两旁草木枯萎,石板路上积雪也被清扫过,云琅只管大步流星往里走,迦罗紧紧跟着他,步子虽小却不落后。

    内堂书案前坐着一人,正在俯首研究案上地图,闻声抬起头来,眉目间带着惯有的微笑,迦罗脱口而出道:“凤翼师兄!”仿佛觉得有些不妥,脸上甚是歉意,“我听师父说得习惯,顺口就喊起名字。”

    凤翼不以为意,笑道:“没事,有什么打紧。”

    云琅打量了迦罗一眼,有些诧异,“你怎知道他是师兄?那时,你才七、八岁,这么多年不见,居然还记得?”

    迦罗怔了一下,凤翼笑道:“你领她进来,难道会见别人?”

    “也对。”云琅不由一笑,走到案边自沏了盏茶,饮了两口道:“还以为她记性特别好,能过目不忘。好了,既然已经找到,大家也就放心了。”

    “将军!”有负责哨探的人进来,低声禀道:“东面刚传来消息,说是昨夜陶河粮仓失火,不过及时被人发现,估计那边损失并不大。”

    云琅奇道:“什么,粮仓失火?”

    陶河粮仓乃重地,辽王驻有重兵守在周围,此时局势紧张,想来周围巡逻更比先前严密,此事让人匪夷所思。凤翼朝垂首不语的迦罗看去,突然问道:“迦罗,你跟师兄说实话,前两天独自离开,是不是跑到陶河县去了?”

    迦罗不敢看他眼睛,慢慢低下了头,“我人小,没人留意,趁夜偷偷潜了进去。可惜那里守兵太多,好不容易靠近粮仓,就被巡逻的人发现。我怕脱不了身,只好烧了几个干草垛,趁着黑乱才逃出来。”

    “你也太胆大了。”凤翼不禁摇头,略微皱眉道:“粮仓乃后方重地,守兵无数,万一被人当场抓住,谁也救不了你。”

    “是。”迦罗咬了咬嘴唇,洁白的细齿带出几分倔强,声音却弱了下去,“是我太莽撞,没给师兄帮上忙,反而打草惊蛇。”

    云琅怕她年轻脸薄,解围道:“算了,好歹人也回来了。”

    凤翼却陷入某种沉思,沉吟半晌方道:“迦罗去换洗一下,后面小院子给你安排有住处,先去歇息会。”又对云琅招手,“走,到里面去,有要事跟你商量。”二人低声交谈着,脸上神色越发凝重,一起进了内室。

    “迦罗小姐,这边请。”差役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脸,迦罗抿着嘴不言语,静静站了片刻,方才点头让他前面带路,自己折身跟出去。

    -------------------------------------------------

    天际透出半明光线,像一把闪着万丈光芒的羽翅,轻巧拨开黎明的灰暗,山下的地形树木也渐发清晰起来。云琅蹲在山得笃定,只好点头道:“杜大人既然如此说,想必是有了不得的要事,那就硬着头皮跑一趟,挨打挨骂也认了。”

    多禄赶回椒香殿寝阁,小声叫唤道:“淑妃娘娘,淑妃娘娘……”

    “什么事?”里面一阵整理衣裙的窸窣之声,只待片刻,慕毓芫便披着银狐大氅走出来,两颊还带着温热微红,“多禄?这折子是----”她伸手指着,多禄赶忙将密折双手递过去,又赔了个笑脸。

    “宓儿?”明帝也惊醒了,轻声唤了一句。

    “下去罢。”慕毓芫挥退多禄,裹紧大氅穿过水晶珠帘,先将折子放在床头,又自旁边移了一盏雪纸空明灯,轻声道:“这个时候送来,不知是什么要紧事,皇上打开瞧瞧罢。”

    “你先进来再说,别冻坏了。”明帝握着红皮密折,将她揽进丹珠捻金牡丹团纹缎被里,突然大声笑道:“宓儿,你快看看。云琅此次伏击成功,辽王折损近万人,真是不错,不错!”

    那被面乃湘水云缎制成,极软极贴身,两人相拥挤在一处,慕毓芫朝皇帝展开的密折看去,盈盈笑道:“难怪皇上如此高兴,原来是朝廷胜了。”

    “这才刚刚开始……”明帝的笑容反而淡下去,顺手将折子撂倒旁边,手指穿梭在被面上的青丝里,“迟早有一场硬仗要打,辽王的十万兵马,绝对不会轻易言弃,云琅他们一定压力不小。京营的将士不能都派出去,毕竟并非太平年间,还得留下足够人马拱卫京畿,如此才能稳住大局。”

    因国内连连发生大事,后宫里反倒出奇平静,各宫娘娘都安分起来,近月以来,一直甚少生出事端。慕毓芫将后宫诸妃思量一圈,微微有些头疼,于是叹道:“上次江尚隆护卫有功,江贵人已经念叨好几次,皇上得空赏赐她点东西罢。”

    明帝听了不住冷笑,不悦道:“那也没她的功劳,想得什么?再者说,她也没有子嗣,何从赏起?你要是听着烦心,只管打发了。”

    慕毓芫歪头看了他一眼,反倒笑起来,“皇上也太小家子气,金银珠宝随便赏赐一些,也都是皇上的恩典。即便是不赏赐,也由得皇上,不过是想图个耳根清净。要说不高兴,也该是臣妾吃醋拈酸才对,皇上动什么气?”

    “近些日子,朕……”明帝欲言又止,终于还是没说出来,转过话题道:“江贵人那边,你看去办,随便寻些东西,只说是朕的意思就好。”

    “嗯。”慕毓芫顺着他的话点头,突然又想到乐楹公主,轻声叹道:“敏珊还是不肯见人,东西还是吃的,怕是要过一段才会好些。”

    明帝不免陷入另一面烦恼,遂重重往身后一靠,合上眼帘慢慢说道:“只怕今生今世,她都不会谅解朕……”

    慕毓芫默了默,轻声道:“夜深了,睡罢。”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