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 第四百三十七节 猜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牢记备用网站
    长乐宫,歌舞升平。◇↓◇↓,

    与外界的猜测不同,此时,窦太后假寐着躺在榻上,刘彻则跪在她跟前,小心的为其捶打着,陈阿娇则坐在窦太后的臂膀中间,亲昵的依偎着自己的外祖母。

    对付窦太后,刘彻可谓是就轻驾熟了,老太太本来就耳根子软。

    想前世,袁盎能几次三番说动这个老太太回心转意甚至连韩安国都能让其改变心意……

    更何况,刘彻还有着意想不到的助力——梁王刘武。

    儒家被围攻,刘武算是汉室高层中最焦急的那位。

    这位文青皇叔,对儒家那一套颇为推崇和喜欢,手下的臣子,也几乎是清一色的儒门出生。

    因此,实际上,当刘彻来到长乐宫请安的时候,刘武已经差不多将窦太后搞定了。

    刘彻带上陈阿娇过来,说些好话,给个台阶,这一切就这样顺其自然的过去了。

    当然,老太太撇不下脸面,还是撂下了一句:“天下社稷,是皇帝的天下社稷,哀家一个瞎眼老婆子,不会去搀和,省得外人说哀家后宫干政……”

    刘彻自然是好话、马屁不要命的说,直到说的老太太脸上寒冰消逝,露出笑容。

    摆平了窦太后以后,刘彻立刻就乖巧的主动给她按摩。

    窦太后也很喜欢刘彻这么伺候她。

    在她看来,即使是先帝和梁王刘武这两个亲儿子,也没这么伺候过她——梁王刘武最孝顺的行为,也不过是亲尝汤药。早晚问安……

    这让窦太后不禁有种儿子不如孙的感慨。

    刘彻却不敢怠慢,一边给窦太后轻轻按摩。松弛筋骨,一边,陈须表弟好像就要年满十六,可以加冠了?”

    窦太后闻言,却有些迷糊的道:“似乎是吧?”

    还是陈阿娇在旁道:“皇帝表兄说的没错,大兄今年九月就要加冠了呢!阿父已经在给大兄准备加冠礼……”

    窦太后不免尴尬的笑了笑。

    刘彻低着头,也很是腹诽了几声。

    别的人家都是重男轻女,唯独窦太后与馆陶是掉了个个。

    在她们眼中,陈阿娇才是珍宝,至于陈须和陈蟜这两个同样是刘嫖所出的儿子。却与路人甲乙丙丁没有什么区别。

    至于堂邑候陈午这位堂堂的大汉外戚,更只是一个播种工具……

    老实说,这种奇葩的观念与理念,让刘彻有些毛骨悚然,几乎以为是看到了后世的李唐公主们。

    不过话说回来,刘汉公主,可比李唐公主的战斗力强多了……

    但,刘彻也只是为了转移话题,他准备一下了措辞。然后道:“陈须表弟加冠成人,孙儿也没什么好表示的,不如,封其为列侯?不知皇祖母意下如何?”

    刘嫖的两个儿子。不论窦太后怎么看待,都是必然会被封侯的!

    这其中关系的是窦太后自己的脸面以及尊严!

    想当年,太宗孝文皇帝在位时。曾有意要封窦太后的两个兄弟为候。

    但是,朝野舆论的反应比较大。太宗孝文皇帝见势不妙,果断卖队友。

    此事。直接导致了窦长君在世时没有得封。

    这个事情,一直是窦太后心中的一根刺。

    也让窦家的逼格不是那么高大上。

    这丢掉的脸面,不用人提醒,窦家也一定会想办法找回来。

    陈家的两个儿子封侯,就是窦氏找回自己脸面的最佳途径。

    只是……

    “这样一来,整个军功勋爵名田宅系统,就要彻底被朕玩坏了!”刘彻心里叹息着。

    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的基础来源于军功换爵位换土地换妹子。

    但刘氏历代天子一再的破坏这个体系的根基。

    太宗孝文皇帝公然将爵位作为商品出售,等于打断了这个体系的脊梁骨,先帝也不含糊,多次的将列侯这个最高荣誉和地位的爵位,授予那些根本就没有立过功的外戚。

    刘邦那句‘非有功不得候’的誓言彻底成了一句空口白话。

    但在表面上,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依然苟延残喘。

    现在,刘彻提议敕封陈须那样一个连毛都没长齐的公主之子,等于是加速了这个体系的崩溃。

    可以想象,天下人看了以后会怎么想?

    特别是那些在边关的将军们——感情我们出生入死,还抵不上人家投胎投的好!

    但刘彻更清楚,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走到今天,实质上已经破产。

    与其费劲心思去复活这样一个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的制度,倒不如另起炉灶,推行一套新的军人荣誉与爵位的制度。

    所以,刘彻对于在已经垂死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上再捅一刀,完全毫无压力。

    窦太后闻言,却是笑着道:“皇帝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用再问哀家了,哀家不过是个瞎眼老太婆……”

    话虽如此,但刘彻还是明显的感觉到了窦太后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得非常愉悦了。

    事实证明,即使是身居金字塔的最是战争,倒不如说是武装游行了。

    但越是如此,刘彻越不敢大意。

    历史上骄傲自满,目空一切,导致失败的战争还少吗?

    更何况,朝鲜这疙瘩,可是出奇迹的地方。

    因此,刘彻命令已经出发前往齐国准备纠集远征舰队出征的徐悍和正在准备出发的义纵,要求两者务必戒骄戒躁,宁可慢一点,也不能给卫满朝鲜任何可趁之机!

    刘彻深深的明白:那些带路党,既然能背叛自己的君主和国家,自然也能在汉军的不利的情况下,反戈一击,一如后世苻坚手下的那些二五仔们一样。

    非吾族类,其心必异!

    刘彻从来就不相信,会有什么异族,心甘情愿的被汉族统治。

    他们臣服,只是因为汉族的强大。

    只要汉族稍微露出些衰落的迹象或者汉人内部出现一些照顾或者迁就他们的声音和势力,这些人反噬起来,可是毫不犹豫的!

    别说是异族了,就是同文同种,也未必就是自己人!

    譬如卫满朝鲜政权,其整个统治阶级,根本就是完完全全的汉人!

    可这些家伙叛离了刘氏也就罢了,跑出去建国也罢了。

    但忘了祖宗,丢了信仰,被发左袵后,却成为了比匈奴还要疯狂的反汉政权。

    无论穿越前,还是重生前,这样的人,刘彻都不曾少见。

    后世的呆湾,前世小猪手下那帮数典忘祖,投降匈奴的汉人。

    正是这些经历,让刘彻明白:血统就是渣渣,认同才是关键。

    有礼仪之大,谓之华,有服章之美,是为夏。

    中国自古就不论血统,只论文化认同。

    是以,现在,忽然一大帮家伙哭着喊着想要当汉臣,做汉人的狗腿子。

    刘彻却很清醒的知道。

    这些家伙,是靠不住的!

    正想着朝鲜的事情,思虑着该怎么处置这一大堆忽然就醒悟了自己是汉臣的骑墙派,带路党。

    殿外,一个宦官走进来通秉:“启禀太皇太后、陛下,太仆袁公持太皇太后所赐玉符求见!”

    “玉符?”刘彻心中一动:“袁盎竟还有这东西……”

    刘彻就不由得深深的看了眼窦太后。

    汉室对于宵禁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入夜以后,别说是宫廷了,就是想出入自己家所住的居民区,也是有困难的。

    历史上李广就曾被一个小吏给堵在门口,不许进出,丢了好大的面子!

    当然,李广找回面子的方法也很迅速:他被任命为将军后,二话不说,就点名要那个的好人,马上就下令以军法杀了那个小吏……

    这个故事被太史公记载在史记的《李将军列传》中,成为了整个李广列传中,李广为数不多的污点。

    也昭告了世人:太史公写的东西,个人主观意愿其实蛮大……

    此刻,刘彻咋闻袁盎居然还有着窦太后赐下的玉符,心中自然颇为震惊。

    像这种可以无需命令和诏书,即可自由通行宫廷的信物,按道理来说,刘彻这个皇帝应该知道,也必须知道。

    可问题是,刘彻在今天之前,完全不知道,袁盎还持有这样一件特殊的通行信物。

    有一就有二!

    刘彻迅速的想到,应该还有更多的,他所不知道的这类特殊信物在外面。

    这就意味着,倘若发生了什么事情,窦太后能立刻让她的亲信心腹以及羽翼与她马上取得联系。

    “姜还是老的辣啊……”刘彻心中想着:“看来,朕应该关注一下这个事情,摸清楚,到底还有几个类似的信物在外了!”

    怨不得刘彻这样小心翼翼。

    实在是窦太后可是汉室历史上仅次于吕后的强势人物,连小猪都被她软禁过!(未完待续。。)

    ps:今天的爆发推迟到明天吧,我今天写的不怎么顺手,可能是懒惰的太久了,想提速真要准备一下~u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