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高攀不起我[快穿] - 分卷阅读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牢记备用网站
    卢瑥安静观来往香客,还发现了一件事。

    这得从原身说起。

    在原身死后,原身的灵魂便一直跟随着当了官的吴英祈。除了皇宫和寺庙去不了,其他地方原身都能跟着吴英祈去,见过不少达官贵人。卢瑥安凭借原身的记忆,许多达官贵人他都认得相貌与姓名。

    来往的香客,是寻常富户,还是有权的官员,卢瑥安能分辨出来。

    一进行分辨,卢瑥安便发现了跷蹊。

    富户会穿戴玉佩,衣衫华美;而富户的夫人和姑娘们,也在头上会戴上玉钗银花。

    可卢瑥安认出来的达官贵人们,却都车马从简,衣衫简朴,连配饰都不戴,要不是护卫多,看上去与寻常百姓无异。

    渐渐地,卢瑥安还发现,连富户都不爱穿戴饰品了,衣衫的色彩也单调了许多。

    不止如此,从前,达官贵人们与普通富户们路过,还偶尔会来摊档这边挑选一二,买走佛珠等饰品。但现在,达官贵人们路过,却连逛都不来逛。

    雷恩寺这边的摊档,不止他的桃核雕没有达官贵人来光顾,连旁边卖开光饰物的、卖玉器的、卖佛珠的、卖佛像的,生意都下降了大半,摊主们哀声怨道,百思不得其解。

    能改变众多达官贵人穿着风向的,必然是权力鼎盛之人。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香客没有减少,但来光顾摊位的人越来越少了。甚至,卖香的,高香都开始卖不出去了,来往香客们都选择细香。摊主们存货未清,不敢进货。

    看着日渐减少的银子,卢瑥安也不禁有些担心了。

    他若有所觉,但人微言轻,还得静候机会。

    等了又等,卢瑥安沉住气,雕刻桃核不断练手。因为客人稀少,卢瑥安甚至低价处理了一些相对没有那么精美的桃核雕。等到隔壁的摊档集体降价,甚至还倒闭了搬走了几家,卢瑥安才终于到了福亲王来参加法事盛会的日子。

    在原身的记忆里,吴英祈曾经送出过桃核雕,给几位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亲王。

    福亲王便是其中之一。

    福亲王继承了薨逝了的太后的习惯,每逢法事盛会,都会来雷恩寺拜祭上香。他本人也十分钟爱精美的雕品,爱好收藏珍品以及炫耀,是推广原身桃核雕作品的忠粉。

    今天福亲王来是来了,但在原身记忆里,总是穿成开屏孔雀一般的他,今天竟然也像其他达官贵人一样,穿着从简,低调出行,甚至一枚玉佩都不戴,泯然众人。

    要不是原身飘荡的灵魂曾经见过几次,卢瑥安都不知道这位穿得像寻常百姓的年轻男人,竟然就是福亲王本人。

    见福亲王路过,卢瑥安抓住机会,抱着近日雕刻的一套的桃核雕制品,主动走了过去,厚着脸皮开始自卖自夸:“走过路过别错过,有缘人请看过来,前所未有的核雕制品出售了!这些都是用桃核雕制而成,桃木辟邪催吉,桃核功效……”

    隔壁卖佛珠卖佛经的摊主们见到如此主动的卢瑥安,都纷纷张大了嘴巴。

    佛门清净地,还是第一见到有人主动向路过的寻常路人推销!

    向穿得华美的主动自夸推销,也就算了,可是,去向一个普通人推销,又能卖得起价钱嘛?

    但是又想想,这也没办法,被动摆卖的话卖不出去,存货积压,不主动抛售低价卖掉,难道要等着坐吃山空么。

    两名护卫挡在了卢瑥安和福亲王的中间,卢瑥安没有前进了,只面带微笑地举起一盒最新雕刻的精美桃核雕,用福亲王最为喜爱的珍藏品来吸引他的目光。

    小巧精致的核雕制品,足以引得福亲王驻足观看。

    闻所未闻的精品,令福亲王眼神复杂,既惊叹、又惋惜。

    卢瑥安见到福亲王果然喜欢,暗中松了一口气,微笑道:“这位公子,相逢即是有缘,倘若看中哪一件,不妨买回去送给家人,献上心意,买个吉利。”

    福亲王看了又看,想提脚走远,可又挪不开视线。

    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枚镂空桃篮上、雕刻着的小巧趣致的那只八脚小蟹,又扫了扫其他形状各异的小桃核雕,福亲王忍住动手抚摸的冲动,忧愁道:“真的以前从未见过,而且,你卖的东西,竟然能每个都不一样!每个我都很喜欢,可我兄长不会喜欢的,他不允许我戴。买回去也没有人见到,还会遭到我兄长的不喜,这有什么意义呢?”

    不能攀比的人生有什么乐趣?不能用来炫耀的藏品根本毫无意义!

    可他哥不许,福亲王也不敢忤逆,现在花钱都没处花,珍藏不能拿出来炫耀,华美的衣服不能穿上,真是憋死他了。

    没有好看的衣装,福亲王甚至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土了很多!

    要不是需要来行香祭拜,福亲王都丑得不想出门了。

    但是没有办法,福亲王愁得不行,甚至都有些生无可恋了。

    卢瑥安探得了背后的真相,印证了之前推测的想法。

    福亲王的兄长,能让福亲王如此愁眉苦脸,推测便是当今最高掌权人——皇帝了。

    按原身的记忆,他的核雕闻名全国,原本应该是没有禁止奢靡之风这一出的。可能是他的到来扇动了蝴蝶的翅膀,也可能是皇帝本来就有这种带领国家由奢入俭的想法,只不过,在原身灵魂飘荡的时候并未发作。

    毕竟原身最后的记忆,在吴英祈把保存得最好的一套十二生肖桃核雕,作为寿礼进宫献上去之后,就戛然而止了。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如果当今皇帝崇尚简朴,不喜奢靡,不许达官贵人佩戴饰品,那他的核雕工艺再高,作品再精美,也都不能卖出好价钱。

    说不定他的作品还会无人问津,甚至可能连木雕的技艺都无处可用!那他还谈何安身立命、如何赡养原身的老父亲?

    终于候到了近在眼前的福亲王,必须借此机会,通过福亲王说服皇帝。

    可他能怎么说服皇帝呢?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千破万破,高帽不破。

    卢瑥安准备多时,早有对策,扬起从容的笑意,对福亲王说了几番说话。

    第6章 糟糠原配·一更

    因为要说的话已经反复推敲过,此刻的卢瑥安能够侃侃而谈:“我观来往香客穿着日渐简朴,看来,不喜配饰的,不仅仅只有公子你的兄长。可正是因为圣上英明、治理有方,华夏河清海晏、时和岁丰,让我们这些小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吃饱穿暖,所以,大家在满足基本生活所需之余,产生出更高的、对美观与艺术的需求,雕工因此越加精细,还加入文化传承,带有美好的寓意,陶冶情操。”

    举了正例,卢瑥安还举了反例,从正反说服:“若是国家有难,百姓为生活奔波愁苦,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哪会有闲暇追求这些呢?我们普通百姓都能佩戴美好的配饰,这正是国家强盛的表现呀!”

    福亲王听了,附和道:“嗯,有些道理。”

    卢瑥安给皇帝戴完高帽,又举了几个例子:“再者,自古游子背井离乡,都盼着骑着高头大马,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父母欣慰。倘若家中父母长辈,泉下祖宗,见到后辈衣衫褴褛,得多为后辈伤心担忧呢。面子是小,伤了长辈的心是大。又,如若他国百姓到来,见到我国军士兵强马壮、建筑庄严巍峨、人人穿着都富有美感、谈吐不俗、食物精细考究、配饰赏心悦目……与他们国家的大不相同,必定拜服于圣上的治理,对我们心神驰往。”

    福亲王的右拳捶在自己的左掌上,说道:“对啊!穿得好看能让那些小国仰慕!”

    “当然,这些只是表面文章,”卢文安说道:“若果过分崇尚简朴,上行下效,那么,哎。不说别的地方,就说雷音寺附近,近日,有眼可见,不少摊主生意亏损,已经倒闭了好几家摊档,我的这些作品,也无人问津。京城附近的也尚且如此,长此以往,可以推测出来,各种饰品将会无人佩戴,建筑不再求精美,那么,出神入化的泉州漆线雕、细腻精湛的东阳木雕、富丽庄严的金漆木雕、龙舟雕、面具雕、彩绘雕……除了雕品,各地绣法,染色的布料,印染的纸张,各色瓷器,各行各业,全都化繁为简,技艺面临失传,不再百花齐放,不再多姿多彩,这得多可惜呢。”

    福亲王连连点头:“是啊,这也太可惜了!”

    这些只是爱美的福亲王关注的地方,卢瑥安接下来说的,却是皇帝会担忧的重点:“可惜的不止这些,在各行各业、各种精美作品背后的,是以此为生的手工匠人啊!如果精心制作的作品无人问津,那么,掌握高超技艺的手工匠人们,生活将如何为继?只得被迫放弃钻研一生的技艺,让家族传承的技艺面临失传。特别是家中没有良田可种的,本来可以靠着一门与众不同的高超技艺养家糊口,将来却连上敬老人,下养儿女都不能。本来衣食无忧的、各行各业的匠人和他们的家人们,突然面临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试想,他们又会如何?从此乱象横生,实在令人忧心……”

    虽然看起来有些夸张,但是,乱象已有端倪了。

    自从皇帝推崇一切从简开始,最直观的,在京城之中,没有贵人购买新布,都穿得旧衣服,布料开始大幅掉价,染坊入不敷出,绣娘失去活计;卖饰品的店铺门可罗雀,玉雕师父收徒都开始没人拜师;他的皇兄所用瓷器,用最简的,官员皇亲们都不敢越过他去,只能用更简的……

    若是长此以往——

    活计不能为生,那他们会去干什么?

    去种地还是好的,可受影响的行业太多了,万一一时想岔了,去赌博、当山贼、匪首、小偷……这可真难办。

    没有田的那些,多少家族会挨饿受冻?

    没有天灾,难道就要让朝廷开仓救济?

    福亲王这会儿不敢再想下去了,他直接让侍从来们回奔走,取得纸笔,把纸笔递给卢瑥安,又命侍从开始研墨墨水。

    卢瑥安握住了突如其来的笔,微微一愣,问道:“这是?”

    “笔给你,你来写!”福亲王兴奋地搓手道:“你说得太对了!可我记不全了,如果能说服我的兄长,这是最好不过。等一下,你会写字吗?你还记得你说了什么吗?”

    “会是会的,记得也是记得的,”卢瑥安说罢,轻咳一声,小声问道:“那个,如果我写了,请问公子,您还买我的桃核雕吗?我也快连寺里的斋饭都吃不起了,需要公子你慷慨解囊。”

    福亲王大手一挥,豪爽地说道:“买!”

    卢瑥安实在是太喜爱这样豪气的客人了,他带着福亲王回到自己租的摊档内,坐了下来,又思索一番,谨慎措辞,才提笔书写。

    在对福亲王说的话的基础上,卢瑥安花上更多笔墨,写了一篇赞颂君王赞颂美好生活的赞歌。并回忆了别国使者看到他们国家种种强盛而十分拜服的历史、别国赞美他们国家的书目,添上百花齐放的各地域木雕工艺。又明说在太过追求简朴之后,上行下效,将会让文化倒退、动荡家国的种种危害,像写论文一样,有理有据的。

    而福亲王进了卢瑥安的摊位,在卢瑥安奋笔疾书的时候,对卢瑥安的各种核雕存货一个个观赏,全都爱不释手,喜滋滋的。等到卢瑥安写完,又誊抄了一遍,福亲王还意犹未尽,未曾欣赏足够。

    卢瑥安催了一声,把誊抄的文章递了过去。福亲王才恋恋不舍地从一个个核雕中脱离出来,从头到尾把卢瑥安的文章看了一遍。

    这字迹有点眼熟,福亲王仿佛在哪里见过。

    不过,福亲王一时没想起来,就忘了这事,被内容吸引住了,他看完第一遍,忍不住从头开始,又看了一遍,细读一番,满面都是惊喜。

    他觉得,如果这篇文章给他兄长看了,那他肯定可以从此不用再穿着土土的衣服,不用羞于出门不敢见人,能恢复以前的生活品质了!

    不过,对比起福亲王的满心欢喜,卢瑥安仍不放心:“虽然算是有理有据,只是,你的兄长既然明言过不喜,如果朝令夕改,他在面子上可能过不去,短期内仍然不允。”

    福亲王跟着忧心道:“那该怎么办呢?”

    卢瑥安另起一纸,写了一份锦囊妙计,又挑了一枚岁岁平安桃核雕,对着福亲王,如此这般地交代一番。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