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开!不要来攻略我! - 分卷阅读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牢记备用网站
    云起将烧火棍放下,怏怏道:“师傅啊,你能不去京城吗?”

    和尚叹了口气,道:“你说呢?”

    云起冷哼一声,道:“我现在最讨厌听到这三个字了!”

    于是和尚继续叹气,不说话了。

    到底还是云起忍不住,慢悠悠开口道:“所谓世外高人呢,应对皇帝征召,全都是一个套路。愿意出山的呢,必要先拿乔一番,省的下山了被人看轻,完全不准备出山的呢,倒要好言好语相待,以免恶了君王……师傅,你这算不算在拿乔?”

    和尚翻了个白眼,将烤红薯扒拉出来给他,道:“你这张嘴啊,就数讽刺师傅的时候最利索!”

    揉揉云起的头,叹气道:“衣食父母呢!”

    又道:“别总拿世外高人几个字来嘲笑你师傅,头顶着天,脚踩着地,这世上,哪有什么‘世外’高人?都要吃喝拉撒睡呢!”

    见云起低头不语,和尚笑道:“反正你一天到晚在外面野,一年半载才回来看我一次,我在哪儿又有什么关系?去京城还省了你爬山的功夫呢!”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云起还是开心不起来,因为和尚不会开心。

    更年号,测国运,也许很快就能解决,可推演历法,却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

    更何况,这些都不过是借口罢了。

    就如同什么“衣食父母”,也不过是借口。

    苦度寺千年古刹,根基深厚,在外有千倾良田,再养一百个苦度寺都养的活,哪里需要什么皇家供养?

    只不过是当今天子励精图治,登基十七年来,内平藩王,外御强敌,改封地制为郡县制,将天下大权一人独揽。

    依旧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君王,越来越不能容忍存在于他的控制之外的事务,而偏偏苦度寺名声在外……说是客客气气来请和尚出山,可和尚出山之后,还回的来吗?

    云起跟在和尚身边十年,最了解他不过。也许和尚以前也曾云游天下、历练修行,可是现在的和尚,是一个只想舒舒服服待在家里,看山看水看星星,吃斋念佛打瞌睡,连山都不愿下的宅和尚。

    十年前受邀去莫干山,路上遇到他的那次,是这十多年来他唯一一次出门。

    想到这样的和尚,要去京城那块繁华肮脏地,去应付那些一肚子弯弯肠子的达官贵人,他就心疼。

    虽然云起从不肯将“老”这个字,安在和尚头上,和尚也的确一直很精神,但作为苦度寺辈分最高,甚至整个大潜辈分最高的和尚,他的年纪真的不小了。

    云起一直认为,生命到了这个阶段,就有资格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活着,爱宅,就好好在家宅着,哪儿也不用去,什么人都可以不见,喜欢逛,就全天下去逛,想上山上山,想下海下海。

    “师傅,我替你去京城吧。”

    第18章

    接连两天,平静无波。

    原本过惯了平静生活的云起和和尚们,第一次觉得这样的日子弥足珍贵,果然人要到失去,才知道一直拥有的可贵。

    大和尚的火炕第二天晚上就能睡人了,云起抱着铺盖,和莫急等一干小和尚一起,早早的就在上面占了位置,美其名曰“暖炕”。

    本以为会被自家师傅揪回去收拾一顿的小和尚们,发现向来精明的师傅竟然压根没注意到这事儿,顿时大喜,晚上一窝蜂的过来,将那一席大炕,挤得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其中又以大和尚身宽体胖,睡得最是委屈。

    一样挤了一夜的小和尚们足足兴奋了半日,还在叽叽喳喳的说谁的脚最臭,谁磨牙又放屁的时候,山上又来人了。

    人还是那些人,却不再是被冻得全身僵硬,满身伤痕,衣衫不整,只能让人轮流背上山的狼狈模样了。

    两个皇子和一个钦差的仪仗全部展开,将苦度寺还算宽敞的山门衬的狭窄寒酸,身穿朝服的刘钦刘钺和乌大人端肃威严,妆容精致、身披红色狐裘斗篷的顾瑶琴眉目如画、雍容华贵。

    一干人再度迈入苦度寺,方丈领着大大小小的和尚们在殿前侯旨。

    在丫鬟簇拥下的顾瑶琴找了一圈,也没能找到那个胆大包天的杂役,甚至连救了杂役的胖和尚都没见,不由有些失望。

    只是这种场合,便是她再受皇帝太后的宠爱,也没有她说话的份儿,而刘钦刘钺仿佛没发现一样,她也只好压下了提醒众人,还有人没来接旨的心思。

    大潜崇佛,佛门子弟便是见驾,也只用执佛礼,接旨自然也不必跪拜。

    方丈领着一群和尚安静听完圣旨,说了一句:“请稍后。”

    便转身离开,三十多个和尚转眼间走的一干二净,只留下普泓一个,引他们去厢房暂时休息。

    所有人都知道这道圣旨恐怕来者不善,但却没人想到,皇上的动作会如此之大。

    苦度寺所在的山,名为东山,因是大潜东面最高最大的山而得名。

    京城郊外,也有一座山,名为玉屏山,因山势陡峭、树木葱郁而得名。又因山中风景如画、四季如春,处处都是溪流瀑布,又有奇石温泉点缀,乃是京城一大盛景。

    今夏陛下令内务府在玉屏山大兴土木,其院落画廊、亭台楼阁,皆精致非凡。所有人都认为,这是陛下为自己修建的避暑山庄,可谁也没想到,皇帝竟亲自为别院题名为“苦渡寺”,且将玉屏山,更名为“小东山”。

    东山,苦度寺。

    小东山,苦渡寺。

    皇帝在圣旨上委婉的表示,想请度海大师入驻苦渡寺,主持大局,但他的意思所有人都听明白了:这是要将苦度寺一锅端呢!

    庙给你们修好了,连山都为你们改了名字,又派了两位皇子和一个钦差去请,面子已经给足了你们了——来,还是不来?

    敬酒已经上了,吃,还是不吃?

    刘钦、刘钺等人在厢房喝茶,他们已经做好了将茶水喝干,甚至喝到明天的准备。

    苦渡寺的建成、东山的更名,在钦差离开京城的时候,都还只是个决定,在三日前才成为事实。

    皇帝的意思,连刘钦、刘钺都是第一次知道,更何况这些和尚?这种举寺迁徙的大事,岂是“稍后”一下,就能决定好的?

    然而,真的是稍后。

    他们一杯茶还没喝完,将他们带着这里,上完茶之后就不见人影的普泓和尚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份名单。

    苦度寺一共三十二人,九个老和尚,十四个年轻和尚,八个小和尚,一个俗家弟子。

    前往京城入住苦渡寺的名字也勾出来了,老的一个没去,小的一个没留。

    普泓和尚的话很委婉,但意思很明确:年轻的,能去的,咱们都去,至于老一辈,他们在这里过了一辈子,别无所求,只想老死于此。

    东山的苦度寺,以后不会再收弟子,只求在他们老死之前,皇帝能从京城苦渡寺或别的地方,派人来打理寺院,以免荒废了这千年古刹。

    乌大人问,那更国号、测国运、修历法的事,怎么办?

    普泓道:“度海师叔祖平生只收过一个弟子,乃是贫僧的小师叔,云起师叔。云起师叔在此道之上,深得度海师叔祖真传,此次也会同我等一同进京。”

    这就没问题了。

    简直不能更满意。

    原本准备好了要打持久战,狠狠扯上几天皮的,不想这群和尚们这么干脆,而且开出的条件,比他设想的最好的结果还要好。

    虽然老和尚们都留了下来,可是既说了这里不再招收弟子,只想老死于此……陛下这点耐心还是有的。

    更何况,一群德高望重甚至老奸巨猾的老和尚去了京城,哪有一群小和尚好辖制?他们不去才好呢!

    原本以为要耗费大量唇舌、大量时间的差事,就这么简简单单搞定了,乌大人很是高兴,一挥手大方的给了和尚们三天的时间准备,然后又得了普泓一句:“请稍后。”

    普泓说完这句,便在几人愕然的视线中,转身离开。

    这次稍后的稍稍有点久,喝了两盏茶。

    一个背着小小的包裹,眼圈有些发红的小和尚出现在了厢房外的院子里,默默站着不动。

    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年轻和尚,穿着袈裟,背着一个小小的包袱。

    然后又是两个大和尚。

    最后普泓自己背着包裹进来,站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刘钦几个终于坐不住了,从厢房中出来,刘钦和普泓更熟一些,开口问道:“普泓大师,你们这是?”

    普泓宣一声佛号,道:“贫僧已经收拾妥当,这就随大人前往京城。”

    乌大人看着站了一院子的和尚,瞠目结舌:“这就收拾好了?人到齐了?”

    这效率,也是没谁了。

    普泓道:“云起师叔还在和师叔祖辞行,稍后便到。”

    乌大人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没办过这么容易的差,很是有些不好意思,干咳一声道:“既是前辈大师,我们该亲自去迎才是。”

    普泓欲言又止,最后合十道:“请。”

    于是普泓引着刘钦、刘钺、顾瑶琴、乌大人四人,后面跟着二十二个和尚,再后面跟着一众侍卫、丫头,浩浩荡荡一群人进了后院,停在了一个小小的院子外。

    院子里有人在说话。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