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都市 - 第110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牢记备用网站
    第110章

    谢居安见到老汉如此慎重的神情,把松儿放在地上,起身接过方盒,禁不住好奇地打开方盒,只见盒中正躺着一本古书,拿到月光下,注目凝视,书面上用古篆写着“逍遥真诀”,谢居安双手一震,近不及待地翻开第二页,页里正写着逍遥子著,连忙合上书页,盖好盒好,举起方盒,对着明月下跪。“天可怜幸!弟子谢居安侥幸目睹祖师爷的真迹,玄真一派又得一件师门重宝,祖师爷在天有灵,护我玄真一派。”

    爷孙俩人看到谢居安郑重其事,不禁愕然相顾。谢居安起身后,对着老汉毕恭毕敬地鞠躬,“老先生,此物乃我师门重宝,如何在您手中?”老汉仿佛不堪回首地说:“想那个破四旧的狂乱年代,我父亲那时在纸厂里工作,每天有大量的书籍运到纸桨厂。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从中看到许多古书古画就要被销毁,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便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偷偷地将许多古书古画夹带出工厂,放在家里隐藏起来,越积越多。

    可惜好景不长,记得最后一次夹带的时候,被厂里的红卫发现了,父亲当场被抓起来,成为工厂批斗的典型守旧分子。”讲到这儿,老汉唏嘘不已,“红卫来到我们家里搜寻,却一无所获,一怒之下,一把火烧了我们的祖屋,母亲为了救我兄弟俩,自己却藏身火海之中,活活地被烧死;父亲在狱中,听说母亲去了,家里所收藏的古书古画全部付之一炬,从此一病不起,撒手而去。我俩兄弟潜回家,想将母亲的骨骸带出来安葬,却在灰墟里发现了这个方盒,为躲避红卫的追捕,携里这个方盒逃到这深山,从此居住了下来。这个方盒成了寄托了我父母的执念,一直收藏在老汉这儿。”谢居安跄踉一步,猛然感到这个方盒是那么沉重,不仅是二条人命之重,还是一个完满家庭破碎之重。“谢谢您,老先生。谢谢您的双亲!”谢居安觉得如此口头相谢,仍无法减去心头之重,便果断地说,“老先生,我想收下松儿为徒,您觉得如何?”老汉闻言大喜,刚才的伤悲早消失得无影无踪,拉过松儿,便让松儿向谢居安下跪磕头时,被谢居安阻止。

    谢居安将师门告诉了爷孙俩,让松儿指月为誓,进行了入门仪式。自己却朝北方,深情唤道:“师傅啊,小安终于有一天也成为师傅了!”哈哈哈!顿时豪气干云地大笑了起来。“松儿,瞧师傅以后要教你的本门武功!”谢居安闪身到空地中央,先是缓慢地演绎着五行拳,配合着逍遥步法,一招一式,清晰浅现。后来越舞越快,仅见人影,时而腾空而起,轻点枝头;时而轻飘落地,劲风十足。

    松儿看得入迷,待谢居安舞完站定,便扑到谢居安的怀里,口喊着,“师傅真棒,松儿也要学。”谢居安双手压着松儿的肩膀,严肃地说:“武学之道,在于勤练刻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松儿你可明白。明日清晨开始起练吧。”松儿懂事地点点头。接下来筑基之期,谢居安除了教导松儿入门,抄录逍遥真诀,对两份真诀时时地体悟对比,若是将形意真诀比做湖泊的话,那逍遥真诀将是大海,所以体悟只提高眼界,并没有实质性的武功进展,却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谢居安。

    松儿毕竟是未识只字的少年,哪那么容易理解谢居安所说的,筑基的入门进展非常缓慢。谢居安只得边当起启蒙老师,教松儿识字;边逐字逐句地把筑基篇解释给松儿听。但松儿非常能吃苦,蹲马基础非常扎实。山中无岁月,炎炎夏日成了冰天雪地。七个多月,松儿终于达到筑基圆满之境,体悟的是高山峻林。该是离去的时候,谢居安只留下书信,交代了许多事情,飘然而去。

    当谢居安在山里抄书教徒的时候,外面的世事,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中考的成绩出来了,谢居安以595分夺得f省中考状元,和王希云俩人早早地便收到省城一中的录取通知书。王希云只是默默地将谢居安的录取通知书珍藏起来,已经知道这一切将不可能。f省日报第四版在暑假,连续七天登出谢居安的作文,文章后面还第一次附上评卷老师的评语和看法,“称虽然比不上<背影>文学功底,但在初中学生能写出这种情真意切,而且对现实有一定深度思考的文章,也属少见,不愧是满分之作。”

    今年中考作文命题是<我的亲人>,谢居安破题为<我和父亲间的承诺>。“父亲是一位普通普通的农民,和左邻右舍的叔伯们一样,或许老实巴交,但在我心中却有太多的不同。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因为两位姐姐和我还小,够不上工分的份,父亲靠着他的肩膀撑起家庭一片天地,但也压弯了他的脊梁,留下了很多老毛病。父亲平常烟抽得很凶,抽着自卷的烟,浑身带满烟味。

    每次从田里劳作归来,第一件事是放下农具,他总是偷偷地从背后抓住我,把我举得高高的,然后用密密的须碴,轻刷着我稚嫩的脸,刺得我哇哇地大哭,跑去告诉母亲,父亲总惹得母亲一阵埋怨,可父亲咧着嘴,憨厚地笑着。从此,我总避得父亲远远的父亲是位传统的人,自己识字不多。家庭的境况使得,俩位姐姐早早地辍学,下地干起农活,却说什么也要供我上学。

    </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