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栖特种兵 - 第517章 和平消弭争端
事有凑巧,麦轲刚弄完第五道东西横向湄公河道,就被大清守将发现,并且报告了正在这里视察的云贵总督吴文镕。
吴文镕一听,心知此事不小,而且比较蹊跷,老涡和缅甸二个属国虽然不是非常听话,但是由于国势微弱,有史以来却很少主动挑起事端,今天是怎么啦,竟然闹出这么一件大事?
于是,他就召集当地的主要官员,不管夜深天黑,打着灯笼火把,前往边境事发之地走去。
说起这云贵总督吴文镕,也是非同小可的杰出人物,尤其以务实肯干,不赏浮华出名,是当时有名的能吏贤官。
这也是他时至深夜依然漏夜读书,苦思边境居民改善生活的原因;他此行的目的是切实了解这些边远山区,尤其是少数族裔的实际生活,给他们提供实在的帮助,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政绩,做一些表面敷衍。
同时,他虽然已经年界六十,依然保持雷厉风行的作风,所以一遇到事情,立刻就开始行动,甚至在夜间走山路。
虽然高天挂着半轮残月,前后也有火把,在根本没有路径的山上行走还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对一个已经五十九岁的老人,况且是朝廷一品大员的吴文镕来说,就更加难行。
作为满清最高的九位封疆大臣职位之一,吴文镕是第五十九位云贵总督,此前曾任辅建巡抚,多次主持救灾和发放救济物资,亲赴灾区,抚赈灾民,去年升任这个职位。
到达边境前,是一座小山,登上小山就可以俯瞰下面的河水。
等众人终于气喘吁吁地登上山越近乎,不知不觉间东方已经发白。
后来的天国野史上有这样一条记载:天国一八五零年十月二十日凌晨七点,在大清和湄公河约盟边境的一座无名小山上,麦轲和吴文镕义结金兰。
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当事者二人被问到时,都是笑而不语。
但是,二人的会见尽欢而散,是不言而喻,人所共知的。
至于边界问题,从此以后,谁也没有提起;只是后来,临近那条边境干流北方一侧的一大片土地,也和南侧的一样,接通了水源、果树、交通和通信,那里的山民,再也不受贫穷的困扰。
而吴文镕本人也多次因为这个政绩获得最佳考评。rs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